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浙江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印發(附全文)

時間:2018-03-21 10:06

來源:中國水網

(二)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省農辦、省建設廳、省環保廳)

1.鞏固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鞏固完善農村垃圾“戶分、村收、鎮中轉、縣處理”集中處置與“戶分、村收、鎮(或村)就地處理”分散處置相結合的處理模式,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保證各級垃圾處理處置設施設備、場地的接納能力。建立村莊保潔制度,合理配置擴大保潔員隊伍,落實保潔員工作職責,提高清掃清運次數,做好村道沿線、河溝池塘的衛生保潔、清淤清理,做到垃圾日產日清,基本實現農村衛生保潔的全域化、長效化、一體化。清理陳年垃圾,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等非正規堆放點集中排查、整治。

2.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水平。優先利用城鎮處理設施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自行處置的應選擇符合農村實際和環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終端處理工藝,推行衛生化的填埋、焚燒、堆肥或沼氣處理等方式,禁止露天焚燒垃圾,逐步取締二次污染嚴重的簡易填埋設施以及小型焚燒爐等。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逐步改造或停用露天垃圾池等敞開式收集場所設施。逐步提高轉運設施及環衛機具的衛生水平,普及密閉運輸車輛,有條件的應配置壓縮式運輸車。

3.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工作。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繼續鼓勵各地開展農村生活垃圾“農戶分類收集、定點定時投放、生物發酵堆肥、資源有效利用” 為重點的資源化處理試點。各地要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保障垃圾分類減量資源化工作的長效開展。推行通俗易懂、簡便易行的垃圾分類方式,實現就地資源化、源頭減量。探索改進有機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提升垃圾資源利用率,進一步規范提升分類減量水平。著重培養村民的垃圾分類習慣。 制定切合當地農民實際的垃圾分類管理規范,發揮農村兩委、民間環保組織等作用,并將規范同步納入村規民約,用村民的共同約定規范村民行為。探索并推廣積分獎勵、身份明示、星級評比、紅黑榜單等垃圾源頭分類模式,把垃圾分類行為從“要我分”引導到“我要分”,實現2020年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80%。

(三)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省衛計委、省建設廳)

1.提升農村飲用水水源規范化管理水平。將所轄區域內日供水規模200噸以上農村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劃定的成果表和圖整理成冊,應用遙感影像數據的,應在縣級遙感影像圖上點繪水源地的分布情況。設立水源保護區標志。地方各級環保、水利等部門,要按照當地政府要求,參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標志技術要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指南(試行)》及《分散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指南》,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具備條件的鄉(鎮)應當在飲用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置物理或生物隔離防護設施,對保護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建立巡查機制,加強飲用水水源標志及隔離設施的管理維護。

2.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由地方政府負總責,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立足問題導向,充分考慮村鎮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農民實際需求,與城鄉規劃、新農村建設、下山移民等工作有機結合。重點解決目前農村飲水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能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加強農村村級供水管理,推廣‘以大帶小’集中專業管理模式。到2020年,通過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進一步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自來水入戶率、城鎮自來水管網覆蓋行政村的比例、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等,建立健全工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高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飲水安全保障。

3.提升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管理水平。推進主要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實施“一源一策”管理。按照統一部署,分期分批調查評估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加強飲用水水源污染整治工作,開展水源規范化建設,加強水源周邊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處理處置,綜合防治農藥化肥等面源污染,開展水源地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地建立健全農村飲用水水源地管理機制,推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設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機構。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中聯村供水的經營單位、單村、聯戶、單戶取水的村應安排專人負責水源地管理。提升水質監測及檢測能力,提升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設施裝備水平和檢測能力,滿足農村飲用水工程的常規水質檢測需求,重點落實1000噸或服務人口10000人以上的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責任。加強農村飲水工程的水源、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的監測。

(四)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省農業廳、省環保廳)

1.嚴格按照有關指南完成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整治。各地對照環保部、農業部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印發〈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技術指南〉的通知》(環辦水體〔2016〕99號)要求,對已劃定的禁養區及禁養方案加以調整和規范,按要求予以公示。認真落實禁養區各項管理規定,依法關閉和搬遷禁養區內的違規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禁養區的環境監督執法工作。各地依據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定位、環境承載能力等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禁養區以外區域的養殖總量,嚴格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加快污染防治設施建設。

2.科學選取資源化利用技術和模式。按照《關于深化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科學落實生態化治理要求的指導性意見》(浙農專發〔2014〕74號)精神,實施生態化或工業化治理,各類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及其它養殖戶應優先選擇以資源化綜合利用為主的生態處理,當消納用地不足等條件限制時再選擇工業化達標治理。農業部門要指導制定規模化養殖場技術規范,抓好畜禽養殖排泄物生態消納、綜合利用工作。環保部門要指導通過工業化治理的養殖場技術規范和標準,對符合國家減排要求的規模化養殖場(含生態消納)按要求核定減排績效。在運營期間各部門都要依據職責加強設施維護與運行管理,提高畜禽養殖廢棄物利用(治理)率。

3.加強畜禽養殖業環境監管。加大對畜禽養殖業的環保督察力度,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環境監管責任。各級政府的環保、農林、水務、公安等相關責任部門應形成聯動,通過多部門聯合監督、專項監督和日常性監督等多種監管方式加大對畜禽養殖污染的日常監督和執法管理。通過部門聯合、條塊結合形式,全面建立縣鄉村三級畜禽養殖污染網格化防控巡查網絡,確保監管制度落實到位。全省生豬存欄50頭以上養殖場全面建成智能化防控設施,并納入環保監管平臺。結合各類專項行動,逐步規范養殖污染治理行為。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