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3-19 13:30
來源:上海市政府
(一)在目標設定上,既全面落實國辦文件要求,又突出上?!芭蓬^兵、先行者”定位
《實施方案》嚴格按照國辦文件要求,圍繞“基本建成垃圾分類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等總體要求,明確到“十三五”末本市基本建成以法治為基礎,政策完善、技術先進、社會協同且與上海全球城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總體要求。按照上海要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要求,本市在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制度覆蓋范圍、分類標準和定量化指標方面,提出了適合本市定位的明確要求。
(二)在工作布局和節點安排上,既注重堅持城鄉一體、整區域推進,又注意把握節奏、確保實效
《實施方案》落實國辦文件關于城鄉統籌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制度實施的要求,堅持整區域推進的思路,提出城鄉一體、分步推進的總體安排。一方面,堅持整區域推進,明確2020年,本市城鄉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另一方面,注重把握工作節奏,堅持按照“先單位,后居民區”的安排,分步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三)在全程分類體系構建上,既注重宏觀頂層設計,更充分考慮可操作性
《實施方案》認真總結了近幾年本市在垃圾分類實踐中的經驗和教訓,充分吸收了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大樣本調研的成果,從理順體制機制、加強法制保障、完善政策支撐、強化監督管理、深化社會動員都多個層面對建設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做了總體的宏觀設計。同時,《實施方案》注重可操作性,從源頭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設置要求、責任主體開始,到收集運輸、中轉處置等全體系建設,以及相關各類保障措施,在任務設定、工作要求、操作路徑、節點安排上都盡量寫得詳細、明確,并將各項任務落實到相應的責任部門,力求做到各項工作任務目標清晰、要求明確、措施具體、責任到位。
三、《實施方案》重點內容
(一)確定垃圾分類標準
市自2011年啟動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雖然分類垃圾的名稱有過一定的調整,但始終堅持“干濕分類”基礎上的四分類標準?!秾嵤┓桨浮访鞔_本市繼續執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濕垃圾、干垃圾四分類標準,這既符合國辦文件要求,也有利于鞏固和拓展前期分類成果。
(二)提升源頭分類質量
《實施方案》將大力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質量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專門予以了強調,并強化了工作要求及工作措施。突出了居民是垃圾分類的主體,并注重在源頭上提升分類實效。
一是強調推行居住區生活垃圾的“定時定點”投放,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意識和習慣。二是強調堅持并完善綠色賬戶激勵機制。三是嚴格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運。
(三)加大末端處置能力建設
《實施方案》重點提出:繼續提升干垃圾無害化處置水平,加快建設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浦東、寶山新建垃圾處理設施,松江、金山、奉賢、嘉定、崇明等擴建垃圾處理設施,新增焚燒能力12300噸/日;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加快推進濕垃圾處理利用建設,重點推進老港基地、浦東曹路、閔行華漕、普陀桃浦、寶山月浦等一批濕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同時結合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大力推進鄉鎮(村)就地就近濕垃圾利用能力建設,力爭到2020年本市濕垃圾處理能力達到7000噸/日。
(四)強化保障措施
一是要健全工作機制,重點是健全完善市區兩級生活垃圾分類聯席會議等工作平臺,并將垃圾分類納入行政績效考核和生態文明績效指標考核體系。二是要加強法規保障,主要是加快推進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規立法。建立多部門管理執法協作機制,加強強制分類的執法保障。三是要完善政策體系,特別是完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補貼政策和跨區處置環境補償制度,延續并完善促進源頭分類減量的節能減排等支持政策。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并完善政府依法監管、第三方專業監管、社會公眾參與監督的生活垃圾分類全過程綜合監管體系。落實區、街鎮、社區屬地源頭監督檢查機制。把垃圾分類納入美麗家園建設體系。五是注重宣傳引導,加強垃圾分類社區宣傳、入戶宣傳;將垃圾分類納入學前及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結合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生活垃圾示范教育基地建設;提高垃圾分類在文明創建測評體系中的比重。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