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31 13:54
來源:環保部微博
經濟觀察報記者
經濟觀察報記者:飲水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請問環保部門是如何開展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的?目前水源水質狀況如何?會不會及時向公眾公開有關信息?
劉志全:謝謝你的提問。按照國務院印發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就是《水十條》的要求,我部把飲用水安全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切實保障老百姓飲水安全。
第一方面,在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方面,借此機會簡要向各位介紹一下:
我部印發了《全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實施方案》,對全國31個省(區、市)轄區內的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以及2856個縣級行政單位所在的城鎮,開展所有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的水質常規監測和全指標分析工作,每年要開展一次109項全指標分析。
地級及以上城市在用飲用水源地共950多個,每月監測一次;縣級城鎮在用飲用水源地共3500多個。其中,地表水水源水質每季度監測一次,地下水水源水質每半年監測一次。如果發現異常情況,要開展加密監測。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的監測項目、監測方法和評價標準,均嚴格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和《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等相關要求。
第二方面,我介紹一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就是達到或優于三類水質標準的比例為95%。其中,地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3.7%,主要超標項目為硫酸鹽、鐵和總磷;地下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85.1%,主要超標項目為錳、鐵和氨氮。需要強調的是,我剛才介紹的是水源地水質情況,水源地的水經過自來水廠處理后,才能輸送到千家萬戶,自來水水廠有一整套處理要求,達到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要求,才能進入到城市自來水管網用于居民生活飲用。
第三個方面,介紹一下你剛才提到的信息公開情況。我部高度重視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信息公開工作,為進一步推進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公開工作,提高公眾對水源保護工作的監督,強化社會和輿論監督,落實地方政府水源保護責任,我部組織制定了《全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公開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保廳(局)根據這個方案的要求,自2016年1月起按月公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這個去年就開始公開了。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按季度公開縣級城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信息,就是2856個城鎮飲用水源水質信息,要求從今年開始公開。
南方周末記者
南方周末記者: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通報了一些問題,請問目前這些問題整改情況如何?能否舉幾個例子?
劉友賓:第四批8個中央環保督察組已完成向被督察省(區)的反饋。相關省(區)高度重視督察反饋意見,均表態要對問題一抓到底,整改到位。目前,各省(區)正在制定整改方案,待報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后統一實施。與此同時,針對一些受到高度關注的突出環境問題,相關省(區)也立行立改,取得了初步進展。
例如吉林省取締長白山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項目,拆除相關設施,并已啟動問責工作,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海南省組織相關部門對違法違規填海項目進行全面清查。山東省濱州市加大過剩產能淘汰力度,開展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頓專項行動,關停產能269.2萬噸。
下一步,我們將在中央統一領導下督促地方整改,對督察整改方案嚴格審核把關,確保措施有力;定期清單化調度整改工作進展,督促各地按時完成整改任務;針對突出問題,進行點穴式督察,推動有關地方扎實解決問題;并適時對整改不力的地方,采取函告、通報、約談和問責等措施,傳導壓力,壓實責任。同時通過公開督察報告主要內容、公開整改方案、公開整改落實情況,加強整改情況宣傳報道,強化社會監督。也歡迎新聞界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央環保督察工作。
最后,我想通報一個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2016年,環保部開通了微博微信公眾號,去年1月開始,又建立了例行新聞發布制度,得到了新聞界朋友的大力支持。環保部黨組對環境宣傳工作高度重視,干杰部長要求我們一如既往做好例行新聞發布工作,不斷優化發布工作,不斷提升例行新聞發布工作質量和水平,更好滿足新聞界朋友們對環保部新聞信息的需求,同時今年我們還要求省級環保部門自2018年開始建立健全環境新聞發言人制度,完善例行新聞發布工作,要求地方每兩個月至少召開一次例行新聞發布會,及時通報當地環保工作進展,回應環境熱點問題。
今天我們在這里首次向社會公開31個省(區、市)環保部門新聞發言人名單和聯系電話,大家可以通過“環保部發布”微博微信,環保部官方網站以及明天的中國環境報,了解到31個省(區、市)環保部門新聞發言人名單及聯系方式。歡迎大家及時聯系,并積極參加各地的新聞發布會,有什么需求隨時提出來。
另外,春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預祝各位記者朋友們新春快樂,幸福安康。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