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7 17:49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水十條”、“土十條”的發布實施,揭開了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幕,“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大填埋場治理力度,垃圾末端處理市場迎來新的格局。
2017年12月15日,南京萬德斯環??萍脊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萬德斯環保”)董事長劉軍在2017年(第十一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分享、探討了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修復技術及模式創新。
萬德斯環保董事長劉軍
目前國內對垃圾焚燒的關注度比較高,但過去垃圾處置方式主要為填埋。由于技術與意識的不足,非正規和不達標填埋場比例高,多數存在不同程度的滲漏與污染,滲瀝液中含高濃度有機物,重金屬、三氮、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嚴重威脅地下水、飲用水、土壤安全和人體健康。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許多填埋場已靠近城市中心,污染亟待解決。因此,對填埋場進行高標準修復及利用,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環境價值。
萬德斯環保是一家綜合性環保高新技術企業,為專業化的固廢和水務領域全過程環境服務提供商,專業從事水處理系統解決方案及研發設計、設備集成、設施運營、技術服務,主營垃圾滲瀝液處理、填埋場修復與封場、固廢處置、廢污水處理等業務。在市場、人才、技術、管理和品牌等全方位具有競爭優勢,細分市場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已出口海外。
萬德斯環保作為專業的垃圾滲瀝液處理與填埋場修復企業,一直在技術研發與模式創新方面不斷探索。劉軍董事長曾在上屆固廢戰略論壇(第十屆)以“新模式解決新問題,土十條下的填埋場修復綜合解決方案”為題,探討了填埋場修復模式,暢談過他的園主夢。園主夢該如何實現?劉軍董事長表示,靠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撐。政策方面,國家在相關層面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技術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研究。
針對填埋場修復技術,劉軍董事長著重介紹了填埋場修復技術的總體思路:在開展污染場地調查,精準刻畫污染現狀的基礎上,將填埋場修復分為中低風險填埋場和高風險填埋場而加以區別對待。
垃圾填埋場修復總體思路
劉軍董事長指出,中低風險填埋場修復方面重點開展生態重構,構建中低風險填埋場“立體防控阻隔+環境井群監測+滲瀝液精準導排抽出協同處理+封場生態修復+土地功能提升”的技術治理路線。
接下來,劉軍董事長圍繞高風險填埋場修復技術,重點介紹了高密度電阻成像物探技術、填埋場垃圾綜合處理處置、存量滲瀝液(應急)處理技術、填埋場地下水修復技術、地下水監測預警技術。
高風險填埋場修復中的高密度電阻率成像技術(ERT)利用二維或三維高密度電阻率,探測地下介質的介電常數、電阻率等參數變化,利用大地電阻率的差異進行CT成像。該技術用途廣泛,在礦產勘探、交通建設(隧道)勘探、水庫、河流堤壩滲漏檢測,土木工程(基巖裂痕勘探)勘探,垃圾填埋場滲漏、結構檢測等領域都可大顯身手,克服人工操作難、地質條件差等惡劣條件,進行精準測量。
在高風險填埋場垃圾綜合處理處置方面,劉軍針對填埋場垃圾高效脫水、污染物源頭減量、污染物去除及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分別介紹了填埋垃圾快速原位穩定化技術、垃圾移除與利用技術。
存量滲瀝液是高風險填埋場修復又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劉軍董事長就撬裝(DTRO)滲瀝液(應急)處理技術和高級氧化+強化生化處理工藝技術在存量滲瀝液處理領域中的特點與優勢做了介紹,并表示目前萬德斯環保針對存量滲瀝液(應急)與濃液處理有著成熟穩定運營的案例,從源頭上解決了存量滲瀝液滲漏對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地下水監測預警技術方面實現了填埋場代表性樣品采樣、野外快速污染監測、場地調查與預警一步到位,克服取樣時間長、質量難保障等技術難題。針對已經造成地下水污染,需對地下水進行修復的填埋場,形成了水力控制、污染修復和景觀綠化于一體的多級強化地下水修復技術工藝(非連續滲透反應墻與多級強化技術相結合的地下水聯合修復工藝),將原位與準原位修復技術相結合,克服了地下水埋深和污染物與修復材料作用時間短等地下水原位修復技術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
在技術研究層面,萬德斯環保有著專業的填埋場修復研發模式,形成了特色的“政、產、學、研、金、用”模式,如組建產業技術聯盟,與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構建研發實體,建設科研基地,聯合攻關等。
劉軍董事長表示,在填埋場修復方面,得益于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研發模式創新與產學研合作,在技術與研發平臺的支撐下,萬德斯環保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填埋場修復技術體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與獎項,技術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最后,劉軍董事長肯定了環保企業應堅守政治正確性,緊跟國家政策方向,把脈市場律動,深層次關注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同時表示由于填埋場污染成分復雜,修復工作涉及眾多環節,高標準的填埋場修復需要完善的技術支撐及模式創新,呼吁要營造“填埋場修復產業的環保生態圈”,集聚填埋場修復專業領域上下游企業,搭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打通細分市場資源對接。
此外,他還表達了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與各位環保人攜手,搭建填埋場修復生態圈,共創美好綠水青山。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