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2-11 09:2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洪翩翩
親,在開始閱讀正文之前,請您在WIFI信號滿格(土豪請忽略)的情況下,先欣賞上面這段視頻:12月15日、16日,2017固廢戰略論壇將在北京盛大開幕,大片來襲,我們一起提前體驗論壇盛況。
迎接新時代,把握新機遇;洞悉市場動態,重構產業格局,共話產業未來。
2017固廢戰略論壇誠邀您的到來,掃描視頻結尾二維碼即可報名參會,或點擊文章末尾“閱讀原文”登陸報名窗口,詳情請咨詢010-88480406 田女士。
關注垃圾焚燒市場的人一定不難發現,近期,3000噸以上的項目頻繁出現。根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近兩月,有5個3000噸以上的垃圾焚燒項目釋放,其中最大的處理規模將達6750噸,是否,垃圾焚燒“大建設”的時代已然來臨?
5個3000噸以上垃圾焚燒項目近期釋放
最大日處理規模達6750噸
往前說,10月中旬,日處理規模3750噸的徐州項目,引發啟迪桑德、首創環境、上海環境等11家固廢龍頭企業爭搶,項目最終花落協鑫智慧能源,回望大戰的硝煙至今似乎尚未散盡。
徐州項目選址于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占地面積約220畝,分兩期建設,估算總投資約為18.81億元。其中,一期設計規模2250噸/天,估算投資額約為12.68億元;二期設計規模1500噸/天,估算投資額約為6.13億元。項目采用機械爐排焚燒爐工藝。
10月底,最高限價75元/噸、日處理規模3400的廣東惠陽垃圾焚燒二期PPP項目放出預審公告,一個月后,預審結果出爐,盛運環保、偉明環保、康恒環境、綠色動力環保等4家名企開始摩拳擦掌。惠陽項目焚燒線配置為4×850t/d機械爐排爐,項目也是分兩階段建設,第一階段工程內容包含土建及配套工程需一次性建成,焚燒設施設備一階段建設1700噸/日,環評批復后18個月內(2019年內)投產;2025年建設二階段焚燒設施設備1700噸/日,需2027年初投產。
11月27日,中國固廢網獲悉,蘇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項目在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網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公示顯示,項目將新建 “6×750t/d+1×850t/d”焚燒線及配套設施,并對現有焚燒三期的3×500t/d焚燒線進行煙氣處理工藝技術改造,總投資約33.2億元,建成后規模將達6850t/d。
11月底,在3000噸項目陸續開標的時候,由光大國際投運的浙江杭州余杭九峰垃圾發電項目經歷了18個月的建設,順利通過“72+24小時”試運行,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杭州項目涉及總投資額約人民幣18億元,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主要負責處理杭州中心城區的垃圾,預計每年提供綠色電力約3.9億千瓦時。項目采用BOT(建造-運營-移交)模式建造,特許經營期30年,光大國際占股70%。
近日,環衛科技網消息,柳州市發改委公布《柳州市2017年第二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清單》,總投資11億元,日處理生活垃圾3000噸的柳州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項目位列其中,項目位于柳江區里雍鎮立沖村立沖溝市靜脈產業園區內,用地面積107.65畝,計劃于2018年3月開工建設,總建設期24個月。
據悉,項目將建設4×750噸/日焚燒線,一期工程安裝3條線,日處理規模2250噸,預留二期1條750噸/日焚燒線安裝用地。目前,項目已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評審,PPP項目實施方案、PPP項目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報告已評審。
除了具體的項目釋放外,根據BHI統計,2017年1-11月,全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擬在建項目共611個,總投資約2031億元,而其中垃圾焚燒項目投資規模最大,273個項目總投資約1383億元,占比高達68.1%。
另外,近日,湖南政府也表示將大力推進垃圾焚燒項目建設。11月中旬,湖南省財政廳披露消息稱,到2020年,將按照每個市州至少1座和“全面覆蓋、逐步推進”的總體思路,規劃投資150億元,推進全省28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建設,以此也可窺見政府層面推進垃圾焚燒項目的決心。
五大因素催旺垃圾焚燒這把火
事實上,各地規劃、建設大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處置能力需求大。
根據住建部發布的《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統計,我國在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已達到1.9億噸,與2014年相比增長了7%以上。我國大部分較發達城市、地區已深陷“垃圾圍城”不能自拔。在我國目前城鎮化水平發展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需求逐漸上升、人口增長穩定的背景下,生活垃圾的產生量將持續穩步上升。
根據我國《“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將由2015年的75.83萬噸/日提高至2020年的110.49萬噸/日。相當于每年需建設完成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模約5.5萬噸/日。
那么,一個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燒需求大概有多大呢?先來做道數學題。2016年我國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人口約為850萬,人均每日產生生活垃圾約1kg,則一個大中型城市每日產生約8500噸生活垃圾,按照清運處置率90%計,需要處置的生活垃圾在7650噸/日,按照“十三五”規劃,焚燒處置比例按54%計算,則一個大中型城市的建城區生活垃圾焚燒需求為4100噸/日左右。我國大中城市的平均建城區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根據運距考慮至少需兩個處置設施以覆蓋全部城區。最終我們得到平均每個焚燒設施的有效負荷應在2000噸/日左右。由于人口增長、城鎮化水平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生活垃圾產生總量將保持基本穩定增長,當下我國新建垃圾焚燒設施的運營期都在25年以上,為滿足不斷增長的生活垃圾焚燒需求,預留土地日后擴建也是預料之內的事情。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