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13 17:04
來源:肇慶市政府
18.強化監測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環境監測新技術和新方法研究,健全生態環境檢測技術體系,促進和鼓勵高科技產品與技術手段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推廣應用。深入開展生態環境監測、評估和預警科研創新,在滿足需求的條件下優先使用國產設備,促進國產監測儀器產業發展。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借鑒先進經驗,提升我市監測科技創新能力。
19.培育和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市場管理。開放服務性監測市場,鼓勵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參與排污單位污染源自行監測、生態環境損害評估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清潔生產審核、企事業單位自主調查、相關工作場所的輻射檢測或者個人劑量檢測、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的運行維護等環境監測活動。在基礎公益性監測領域積極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包括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運行維護等。加強社會環境檢測機構及其監測服務行為的監督管理和激勵約束,積極培育環境監測服務市場,建立正常的退出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20.廣泛凝聚社會公眾保護生態環境質量的共識。在強化政府新聞發布、政府網站、電視、廣播、報刊等主流媒體發布生態環境監測信息,擴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公開面,著力提高公眾保護生態環境質量的主動性和關注度。
四、保障措施
(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國家和省的有關部署和本方案要求,結合本部門的工作任務,盡快組織開展本系統監測網絡現狀調查,梳理現有監測點位、指標、技術標準和規范等情況,制定本系統監測網絡規劃布局、優化調整、綜合評價及監測信息互聯互通實施計劃,進一步細化目標任務及完成時間,定期將實施情況報市環境保護局匯總。各級財政部門要逐步加大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投入。
(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肇慶高新區管委會要加強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的組織領導,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