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7 15:45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2)對內交通
規劃形成“10橫5縱”片區間快速通道,保障片區間多通道快速直達。
3條公路環線(1高速環+2公路環),組織城區過境交通。
遠景預留“2橫(雙王大街、華山大街-渭華路)2縱(渭清路、民生路)”快速路。
7條公交快線走廊,24處客運樞紐,服務三大片區間快速公共交通聯系。
(3)貨運物流交通
以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為主體,與物流園區(中心)布局相協調,構筑快速貨運通道,保障物流集散暢通,提升貨運樞紐對外、對內集聚輻射能力。重點加強主城區貨運交通管理,降低主城區公路環線(S209、S108、S107和G310構成)內貨運交通對居民出行的影響。
十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形成“兩廊、兩帶、七楔、多線、多點”的綠地景觀結構。
兩廊:指渭河生態廊道和南塬前沿生態廊道。
兩帶:指內河景觀帶和鹵陽湖景觀帶。
七楔:指自西向東零河、南湖生態水系、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石堤河和羅紋河等七條南北向生態綠楔。
多線:依托抽黃干渠和交通廊道綠化,形成主城區、華州片區和鹵陽湖新區之間的多條南北向綠化聯絡線。
多點:指布局在城市周邊的多個生態郊野公園和中心城區內部多個城市綜合公園及主要的防護綠地。
到2030年,規劃中心城區綠地與廣場面積1543.8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1.7%。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132.3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0平方米。
十三、公共服務體系與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規劃形成由1個市級綜合服務中心、5個組團級服務中心、5個專業化服務節點和29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組成的多級、多中心公共服務體系。
1.市級綜合服務中心
位于倉程路兩側,市行政中心至渭南北站一帶。
2.組團級服務中心
中心組團服務中心:完善東風大街、前進路傳統商業中心功能,補充組團級文化休閑、體育健身設施。
高新區組團服務中心:位于樂天大街與崇業路北段,布局行政管理、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在高新區中心廣場與西海公園之間形成公共服務走廊。
經開區組團服務中心:位于規劃渭南東站西側,布局交通集散、商業服務、文化娛樂、體育休閑等綜合服務。
鹵陽湖組團服務中心:圍繞天驕湖重點發展與航空產業相配套的商務辦公、金融服務、商貿會展以及旅游服務等功能。
華州組團服務中心:提升新秦路、新華大街傳統商業中心功能,完善各類公共服務。
3.專業化服務節點
西海創智中心節點:圍繞西海布局科研辦公、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中小企業創新孵化等功能,打造良好的城市環境和完善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渭南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和創業創新基地。
東湖旅游休閑節點:規劃在解放路、渭河大街以北,依托東湖建設關中非遺中心。以東湖廣場為節點,沿原渭河堤線建設水岸商業步行街,與渭河休閑景觀帶聯動一體,成為展示關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傳統劇目、購買地方特色產品、以及市民休閑活動的場所。
老城歷史風貌區節點:結合渭南老城整治和渭東新區建設,提升環境品質、恢復歷史風貌,重點注入休閑旅游、特色商貿、文化創意等功能,重塑老城活力。
渭富組團生產服務節點:結合鹵陽湖濕地公園,建設服務渭富新區起步區的生產性服務節點,配套商務辦公等功能。
華州西生產服務節點:依托瓜坡鎮原有公共服務與商業基礎,建設服務華州高新區組團的生產性服務節點,并配套商務辦公等功能。
4.社區公共服務中心
以29個城鎮社區生活圈為單元,參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配建中小學、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管理與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社區文化站、足球場等運動場地及其它商業服務設施。
十四、市政基礎設施
1.海綿城市
重點推進包括“勝利大街-渭清路-渭河大堤(規劃河堤路、堤底路)-湭河大堤、樂天大街-前進路”范圍內約16.68平方公里,以及濱水西區范圍內約6.2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重點地區建設。
2.供水工程
規劃2030年中心城區供水設施能力達到67.1萬立方米/日。
主城區供水設施能力49.6萬立方米/日,保留東水廠、南水廠、高新區二水廠,新建北水廠、南塬水廠,將渭陽水廠和高新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華州區供水設施能力7.5萬立方米/日,保留華州二水廠,新建華州三水廠,將華州區一水廠調整為備用水廠。
鹵陽湖組團供水設施能力10萬立方米/日,新建鹵陽湖水廠。
3.污水工程
新建城區采用雨污分流制,建成區結合舊城改造逐步推進雨污分流改造。
規劃建成污水處理廠8處,小型污水處理站2處,污水設施總規模達到42萬立方米/日。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5%以上,污水廠出水達到《城鎮污水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2030年中心城區污水量38.4萬立方米/日,其中主城區28.1萬立方米/日,華州區4.3萬立方米/日,鹵陽湖組團6.1萬立方米/日。
4.雨水工程
雨水量計算采用渭南市暴雨強度公式,重現期采用3年-5年,重要區域采用5年-10年。主城區有效應對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華州區、鹵陽湖組團有效應對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
主城區中心組團分為4個排水分區,西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東南分區及老城區雨水排入湭河;主城區高新區分為3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南部2個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渭河;經開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南部分區雨水排入渭河,北部分區雨水排入新建內河水系。
華州城區分為2個排水分區,北部分區雨水由南向北排入二華干溝,南部分區雨水分別排入石堤河和就近水系。
鹵陽湖雨水按就近分散的原則排入就近湖泊水系。
5.再生水工程
規劃到2030年污水再生利用率達到40%,再生水利用規模達到15.3萬立方米/日,其中景觀澆灑和工業替代用水參與供水平衡,水量為10.4萬立方米/日。
規劃再生水廠與污水廠合建,再生水廠以污水廠出水為水源,中心城區共建設再生水廠8處,規模合計16.5萬立方米/日。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