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2 15:27
來源:廣東肇慶市政府
(6)骨干企業快速成長。
近年來,肇慶市環保產業涌現出一批具備一定綜合實力的骨干企業,以及增長潛力較大的中小企業。在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擁有亞洲金屬資源再生、華南再生資源產業、泰城金屬再生資源、輝煌金屬制品、橋邦金屬、中南物資再生利用、廣有再生資源、力高再生資源、里塑再生資源等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在環保產業領域,擁有桑德環境、啟迪水務、清華陽光、博天環保、飛南金屬、新榮昌環保、肇水污水處理、廣業環保、碧江環保、德通風機、鵬凱環保裝備、奧特生態環保、同濟水務等環保企業。
(7)產業集聚態勢初步形成。
近年來,為延伸環保產業鏈條,促進環保產業集聚發展,四會、廣寧、肇慶新區等縣(市、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建設環保產業基地,初步形成了亞洲金屬資源再生工業基地、華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啟迪環保科技城(肇慶)等環保產業集聚區,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肇慶市亞洲金屬資源再生工業基地現引進企業83家,其中59家企業已建成投產,基本形成從“主業的分揀、拆解、加工和銷售,到配套的進口、物流、能源和物業”的完整產業鏈。肇慶市華南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引進企業28家,其中26家企業已建成投產,基本建成拆解加工區、倉儲物流區、綜合服務區、員工生活區、污水處理區五大功能區。啟迪環保科技城(肇慶)項目是肇慶市新引進的重點項目,該項目涵蓋環保研究院、環保科技園、環保產業園,項目自2015年正式引進以來,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實施。
2.存在問題。
肇慶市環保產業雖然取得較快發展,但產業發展水平還比較低,與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產業總體規模偏小。環保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層次較低,總體規模仍然較小,綜合實力較弱。二是產業龍頭企業缺乏。環保產業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缺乏大型龍頭旗艦式企業,產業集中度低,上下游體系配套銜接不緊密,環保設備成套化、系列化、標準化水平低,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發展相對滯后,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有待提高。三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循環利用領域占比高,環保產業領域占比僅約一成,產業結構不合理,加上當前受到國家對進口再生資源限制政策的沖擊較大,不利于產業整體發展。四是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建立,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科技成果轉化率低,技術研發投入不足,環保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五是服務體系不完善。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環境服務、PPP等市場化服務模式有待完善,再生資源和垃圾分類回收體系不健全,環保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尚待建立。六是市場不夠規范。環保產業監管體系尚不健全,市場監管不到位,無序低價惡性競爭現象普遍存在,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偏低。七是政策扶持不足。環保產業缺乏多元化、多層次、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渠道,政府及有關部門用于環保產業的專項資金投入較少,缺乏有針對性的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在資金、人才、信貸、稅收、技術創新、市場培育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二、環保產業發展SWOT分析
(一)優勢
1.政策導向強。
肇慶市是全省唯一將環保產業列為主導產業的地市,是唯一與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廣東省環保廳簽署共建協議的地市,肇慶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相繼出臺。政府發展環保產業的決心大、意愿強,環保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2.區位優勢明顯。
肇慶市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是廣佛肇經濟合作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和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的重要發展腹地,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六市一區”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之一,是珠三角連通大西南地區、東盟經濟區和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樞紐門戶城市,發展環保產業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3.交通便捷。
肇慶市涵蓋了整個立體交通運輸體系,交通十分便利,陸、鐵、空、水四大交通渠道都說明了這一點。高速公路:廣佛肇高速、二廣高速、廣賀高速、廣昆高速、懷陽高速、珠三角環線高速等建成通車,肇慶市成為對接珠江西岸經濟走廊的交通交匯節點;高速鐵路:肇慶東站是南廣、貴廣、廣茂高速鐵路的交匯站,從肇慶東站到廣州南站僅35分鐘;城際軌道:廣佛肇城際輕軌建成通車,進一步推動肇慶市快速融入廣佛肇經濟圈;航空:肇慶市到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僅需45分鐘;水運:依托西江“黃金水道”,肇慶新港可常年實現5000噸輪船通江達海。由上可見,肇慶市充分呈現了便捷的交通優勢,可為發展環保產業提供物資流通保障。
4.后發優勢明顯。
肇慶市是珠三角九個核心城市之一,但相較于其他八個城市,肇慶市的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生產總值位于九個城市末位,正因為有差距同時也體現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肇慶市經濟發展的后發優勢已逐漸顯現。一是土地資源優勢。肇慶市規劃出115平方公里的肇慶新區,作為廣東探索新型城市化進程的先行區和試驗區,以國家低碳綠色發展示范區、珠三角健康宜居理想城市、肇慶市行政文化商務中心為發展定位,在產業、教育、醫療、體育休閑等方面配套一流基礎設施及運營團隊,肇慶新區是新興產業聚集發展的理想之所。此外,肇慶行政區域范圍內可供開發的工業用地面積仍較大,可充分滿足環保產業等新興產業未來快速發展的用地需求。二是成本優勢。在肇慶的產業投資成本,相較于其他珠三角城市稍低一些,這對吸引企業來肇慶投資有著積極的作用。
5.區域合作新格局將釋放新的發展空間。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和珠江—西江經濟帶兩大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廣佛肇+清云”經濟圈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持續推進,粵桂黔高鐵經濟帶謀劃建設,自貿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肇慶市與省內外周邊地區的區域合作不斷深化,為肇慶市加快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6.招商力度大,經商環境好。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