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1-02 15:27
來源:廣東肇慶市政府
(六)其他保障
1.建立服務平臺。一是建立信息服務平臺。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服務機構利用互聯網搭建環保技術裝備、產品、服務等市場信息交流平臺,定期發布環保產業發展的重大信息,展示節能環保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二是建立宣傳推廣平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服務機構等中介組織作用,通過定期舉辦展覽會、技術產品推廣會、產業研討會等形式加大對環保技術和設備的宣傳和推廣。廣泛開展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的宣傳工作,普及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相關知識。三是建立環保技術和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發揮肇慶市外向型經濟的優勢,以珠三角為外拓的橋頭堡,鼓勵企業積極開拓省外尤其是華南地區的環保產業市場,建立環保技術裝備、產品的交易價格協調體系和管理服務平臺,引導和支持環保領先技術和優質產品進行網絡交易推廣應用。
2.加強對外交流。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鼓勵環保產業進入國內外市場。重點以推進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和粵港澳合作為契機,發揮廣東省及肇慶外向型經濟的優勢和特點,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市外、華南地區、東南亞及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環保產業市場,委托外部專業機構開展環保產業先進技術裝備專題調研,摸清肇慶企業適用的技術裝備清單,支持環保企業有針對性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裝備,不斷提高肇慶市環保技術裝備的質量和水平。加快環保產業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積極鼓勵環保進出口產品由單一設備向成套化設備轉化,建立進出口技術、產品的統一價格體系和協調管理體系。積極組織環保產業從業單位參加國際性、區域性的經貿洽談和交流活動,爭取引進更多的環保合作項目、資金和先進技術;定期舉辦環保技術、產品國內國際展覽會,協助企業走出肇慶,參與省內、國內、國際市場競爭。特別是國內外環保產業典型成功的管理經驗、先進的環保技術產品可為我們所用,合作潛力巨大,可以優勢互補,雙方共贏。
3.加強宣傳教育。廣泛宣傳環保產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保護環境中的重要意義,開展環保法律法規、環保產業政策的宣傳教育及貫徹實施工作,將節能環保、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全市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體系。舉辦環保產業技術、產品、工藝設備展覽會和相關論壇,普及環保產業知識,及時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并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及科普教育,增強全社會的環境憂患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全民參與和全社會監督的良好氛圍。重點圍繞肇慶市生態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環境保護、節能降耗全民行動,積極倡導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為環保產業發展奠定廣泛堅實的群眾基礎。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