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8-02 17:14
來源:全聯環境商會
7月15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以“回眸與前瞻:環保產業支撐綠色發展”為主題的“2017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
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司長任樹本出席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并納入了“五位一體”的總體目標,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經過五年的砥礪奮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也包括環保產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一是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治國立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價值觀,“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的歷史觀,“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產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發展觀等,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風尚初步形成。
二是改革創新不斷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形成,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在福建、江西、貴州設立,生態文明法律體系不斷健全,《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完成修訂,環境保護稅法等陸續出臺,執法監督不斷嚴格。
三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成效顯現。與2011年相比,2016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0.9%,森林蓄積量增加到151億立方米,各類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是綠色新動能逐步發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態有機農林業等綠色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綠色新引擎”的培育取得明顯成效。節能環保產業的年均增長超過15%,在除塵脫硫、生活污水處理、余熱余壓利用等方面已具備了裝備供給能力。綠色科技支撐保障和應用推廣機制初步建立,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步伐和示范推廣逐步加快。
下一步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積極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國家確立了三個生態文明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去年已經發布,今年我們將加快推動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江西實施方案和貴州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并盡快發布實施。同時要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福建、江西、貴州做好重點改革任務的落實,總結、凝練試驗區好的做法,形成可復制和推廣的成果,在全國加以推廣。
第二,開展目標評價考核。為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我們已聯合中組部、環境保護部、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建立了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部級協調機制。我們準備今年下半年對2016年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發布各地區綠色發展指數。
第三,推進三大戰略的深度融合。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保護工程,加大對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園區綠色化改造等重大生態環保工程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長江經濟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大力推進荒漠化防治,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煤炭減量替代。
第四,加快實施總體功能區戰略。制定《關于貫徹實施國家主體功能區環境政策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的若干意見》。開展主體功能區規劃評估和調整的修訂工作,制定海洋主體功能區的配套政策,多數新納入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編制產業準入負面清單,指導浙江等九省區開展省級空間對話試點,并做好總結提煉工作。組織開展長江經濟帶資源環境生產能力的評價,推動構建資源環境生產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制定國家公園體制整體方案。
第五,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堅決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的“雙控”要求,我們印發“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重目標的目標考核與實施方案”,組織開展2016年度省級人民政府節能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評價考核,實施全民節水行動計劃,循環發展引領行動計劃和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指導浙江、福建、河南、四川等地制定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實施方案。
第六,深化環境綜合治理。落實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計劃,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大氣污染防治,開展2016年度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目標完成情況的監督檢查。制定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推動落實“十三五”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建設規劃,印發《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規劃》,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及可持續發展的試點示范。
第七,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開展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和功能,在重點區域實施山、水、林、田、湖的綜合治理。實施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性保護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落實耕地、草原、河湖修養生息規劃,加強濕地生態行動保護和修復,推動各領域生態保護補償的試點工作。
第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立法進程,完善相關的制度體系,實施“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工作方案,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推動巴黎協議的落實,積極開展氣候變化的南南合作。開展低碳省區和城市、園區、城鎮建設試點,開展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推動各領域工作。
第九,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實施好鋼鐵行業差別電價和階梯電價政策,利用價格杠桿推動行業提高能效水平,扎實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
第十,加大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典型案例的宣傳報道力度。組織開展了2017年全國宣傳低碳的活動,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合作,講好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
從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出發,下一步我們認為環保產業的發展必須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資源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浪費造成的,新時期的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要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以系統化、全局化的觀念,把環境保護從單純的減少排放、治理污染,轉變到重塑生產生活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經濟運行政策上來,真正從源頭減少污染排放,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快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解決環保產業的小而散的問題,盡快促使節能環保,包括循環經濟、資源節約等產業真正成為我們國家的支柱產業。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