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0 14:04
來源:廣西人民政府辦公廳
第三節 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廣西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的關鍵階段,也是深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的重要時期,面對全國及廣西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工作既面臨難得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挑戰。
一、面臨的機遇
(一)新發展理念為廣西節能減排降碳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我國當前乃至今后更長時期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也是指導“十三五”時期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將新發展理念貫穿于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工作的各方面及全過程,著力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滿足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干凈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廣西節能減排降碳工作提供了有效抓手。以“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勞動力、土地、資本等要素配置扭曲,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推動產業優化重組,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新常態下能源發展面臨的傳統能源產能過剩、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制約、能源系統整體運行效率不高等突出問題,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三)能耗和污染排放“雙控”為廣西節能減排降碳工作明確了著力點。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基本國策,“十三五”時期國家繼續實行能源消費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雙控”制度,強化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指標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全區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重點單位考核的重要內容,向社會公告并納入社會信用記錄系統。對未完成節能減排降碳控制目標任務的地區、企業予以通報批評和約談,實行緩批限批政策;對節能減排降碳貢獻突出的地區、單位和個人以適當方式給予表彰獎勵。
(四)營造“三大生態”為廣西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團結和諧的社會生態、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奮力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服務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為廣西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政策環境。
(五)發展生態經濟為深入開展節能減排降碳提供了更優的實現路徑。“生態立區、生態興區、生態強區”是廣西的重要發展戰略,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把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作為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重要結合點。《廣西生態經濟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把資源能源節約利用作為衡量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并制定發展生態經濟鼓勵類指導目錄和生態經濟重大項目實施方案,為深入推進節能減排降碳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實現路徑。
二、面臨的挑戰
(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加速資源能源剛性增長。新常態下,一方面,廣西傳統增長模式在短期內難以徹底扭轉;另一方面,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加速能源消費需求剛性增長。節能減排降碳既要應對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結構調整及資源能源消耗等外部條件的新變化、新轉折,也要著力解決自身容量超載、環境質量改善復雜、百姓訴求強烈等難題,資源能源環境問題仍將是制約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面臨形勢依然復雜嚴峻。
(二)節能減排降碳空間收窄且難度加大。“十二五”時期,廣西各級各部門通過自我加壓、深挖潛力,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節能減排降碳潛力得到較大釋放,單位產品能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已達到較優水平。“十三五”時期,由于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技術研發滯后、邊際效應遞減等因素影響,降低能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幅度十分有限,節能減排降碳空間收窄,挖掘潛力難度進一步加大。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目標,以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動力,將節能減排降碳和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推動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確保完成“十三五”時期節能減排降碳約束性目標,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為建設生態文明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節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全區各級地方黨委、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節能減排降碳負總責、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要求,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節能減排降碳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
堅持企業主體。進一步明確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節能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細化和完善管理措施,推動落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堅持市場驅動。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大市場化機制推廣力度,真正把節能減排轉化為企業和各類社會主體的內在要求。
堅持社會參與。努力增強全體公民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意識,實施全民節能行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促進節能減排降碳的良好氛圍。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