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內蒙古自治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 “十三五”規劃

時間:2017-07-05 10:22

來源:內蒙古環保廳

第二節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1.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

建立重污染產能退出和過剩產能化解機制,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對長期超標排放的企業、無治理能力且無治理意愿的企業、達標無望的企業,依法予以關閉淘汰。推動污染企業退出,加快制定主城區污染企業“退城入園計劃”。完成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建立“全區環保違規建設項目臺賬”,實施“淘汰關閉一批、整頓規范一批、完善備案一批”。嚴禁新增低端落后產能,制定產業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防范過剩和落后產能跨地區轉移。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減少污染物排放,對污染物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自治區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企業,減半征收排污費。

2.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嚴格執行功能區規劃,合理確定產業布局、結構和規模,有序推進產業布局調整和優化,重大建設項目布局在重點開發區域,“兩高”行業項目嚴禁在生態脆弱區和環境敏感地區建設。結合地區環境承載力、資源能源稟賦等條件,合理規范城市、各類園區產業空間布局,確定各地區造紙、制革、印染、焦化、農藥等行業規模限值,實行新(改、擴)建項目重點污染物排放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格控制缺水地區、水污染嚴重地區和敏感區域高耗水、高污染行業發展。重點流域干流沿岸嚴格控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有色金屬冶煉、紡織印染等項目環境風險,合理布局生產裝置及危險化學品倉儲等設施。禁止在城市主導風向上風向新建涉氣重污染項目,形成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城市空間布局。

3.促進企業升級改造

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引領企業升級改造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環境質量超標地區,要根據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和進程,嚴格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計劃,推動企業升級改造。鼓勵發展優質產能,對于產品升級換代、工藝技術改造、環境綜合整治、城鄉污染治理、新興產業以及環保產業等建設項目給予大力支持。促進綠色制造和綠色產品生產供給,從設計、原料、生產、采購、物流、回收等全流程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

第三節協同控制能源資源消耗

1.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

建立監測評價、預警指標和技術方法體系,實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對接近或達到警戒線的地區實行限制性措施。合理設定資源能源消耗上限,實施水資源、建設用地、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依據資源環境承載力,確定地區重點行業布局及規模限制。環境質量超標地區實施行業內新建項目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等量或倍量替代。2017年底前,完成自治區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報告;2020年底前,組織開展盟(市)、旗(縣、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狀評價,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要調整發展規劃和產業結構,對資源消耗和環境容量接近或超過承載能力的地區實行預警提醒和差異化的限制性措施,嚴格約束開發活動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探索構建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平臺,研究建立對超載地區的預警提醒、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等長效機制。

2.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

加強高耗能行業能源管控,建立完善新建項目能源消費等量或減量置換措施,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嚴格環保能耗要求,促進企業升級改造,嚴格實行節能審查制度,加強工業節能監察,強化全過程節能監管,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嚴格控制煤炭新增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科學發展先進產能,按照基地化、規?;?、集約化的要求,重點推進鄂爾多斯、錫林郭勒、呼倫貝爾三大清潔煤炭生產保障基地和煤電基地建設,發展清潔高效煤電項目。加強石油、天然氣(煤層氣)開發利用,提高天然氣(煤制氣)消費比重,積極推動實施風電清潔供暖、電采暖、工業電鍋爐、電動汽車等電能替代工程,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供熱供氣管網覆蓋的地區禁止散煤使用。到2020年,全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較2015年下降14%,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25億噸標準煤以內。

3.開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強度雙控行動

強化用水總量控制,以水定產、以水定城,逐步建立覆蓋自治區、盟市、旗縣區三級行政區域的用水總量控制體系,造紙、印染等重點行業實施行業取水量控制。實施用水強度控制,加強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和循環用水,積極推廣再生水回用,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電力、煤化工、鋼鐵、印染、造紙、石化、食品發酵等高耗水行業達到先進定額標準。推進城鎮節水改造和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海綿城市建設和雨水收集利用,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工程。健全完善節約用水政策機制,加快沿黃地區水權置換,進一步完善取水許可制度。到2020年,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211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降低20%。

4.執行嚴格的生態用地占用控制制度

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制度,嚴控生態用地占用。加強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銜接協調,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的生態用地不得占用,其他用地類型除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居民生活之外,應逐步退出。嚴控新增建設用地,加強城鎮周邊地區耕地、林地、草地、濕地等保護,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嚴格保護耕地,控制非農建設對耕地的占用,嚴格控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規模。重點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區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

第四節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1.促進區域綠色協調發展

西部區堅持生態優先,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安全屏障功能,合理開發煤炭、天然氣等戰略資源和生態旅游、農畜產品等特色資源;中部區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優化城市群發展,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現代農牧業和先進制造業,支持能源產業轉型發展;東部區加強大興安嶺等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和防沙帶建設,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強化濕地和農畜產品產地土壤環境保護,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

2.實施傳統產業綠色改造

12345678...20

編輯: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