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9 09:4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未來努力的方向,政策上鼓勵循環利用
認識到這些問題之后,未來將從哪些方向去努力?陳瑛認為,接下來我們可能更多從政策制度上進行系統優化和完善,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認識上,明確管理邊界。我國危險管理范圍比較寬泛,有價物和無價物之間存在一個灰色地帶,部分危險廢物的歸類并不是很清晰。
這些年環保部也在研究國外的管理經驗,希望能夠借鑒。例如脫硫石膏,通過源頭脫硫工藝的控制,保證了脫硫石膏的品位,并將脫硫石膏從廢物名錄中刪除,作為工業副產品管理,大大促進了脫硫石膏的綜合利用,在德國,處置過的脫硫石膏占到全國石膏用量的55%。這樣的管理方式,既可變廢為寶,節約能源與資源,也可減少環境的負擔,符合我國循環經濟的要求。
此外,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不斷提高政府效能。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很多有自己的市場規律,只要環境風險可控,就可以更多的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
其次,策略上,突出管理的重點。近年來,環保部門按照環境風險實施分級管理的工作思路不斷發展。例如,對于部分環境風險低、技術成熟的危險廢物的管理環節,實施了豁免管理。產生量大且高風險的危險廢物,應作為管理的重點。運用信息化手段,搭建互聯網監控系統,對危險廢物收集、轉移、運輸、處置等環節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監管工作效率。
最后,政策上,鼓勵循環利用,危險廢物循環利用有利于從源頭減少產生量和危害性,從政策的角度上,應鼓勵循環利用,主要采取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手段。
正向激勵,發揮稅收在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方面的正向激勵作用,通過稅收減免、財稅優惠等措施,加大危廢循環利用企業扶持力度。
建立健全環保大數據建設、人員隊伍建設和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增強危廢領域的監管能力。
反向約束,建立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公檢法與環保部門進行無縫銜接,強化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同時通過信息公開,強化媒體、第三方力量的社會監督,約束產廢單位的不良行為。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