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12 14:59
來源:河北日報、河北省政府門戶網站
2.提高交通運輸裝備能效水平。推進運輸裝備專業化、標準化和大型化。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環保的交通運輸工具,發展高效載貨汽車,鼓勵節能駕駛和綠色維修,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嚴格執行老舊交通運輸工具報廢更新制度。推進港口碼頭節能設計和改造,加快實施船型標準化。加強機場建設和運營管理,推進高耗能設施、設備的節能改造。發展智能交通,降低空載率和不合理客貨運周轉量。
3.優化交通運輸能源消費結構。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在城市公共交通和客貨運輸領域的應用。大力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鼓勵發展天然氣車船,加強主要高速公路、道路沿線、港口天然氣加氣站建設。適度超前建設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到2020年,基本建成車樁相隨、適度超前、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鼓勵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及交換電配套設施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加快港口和船舶使用岸電設備設施建設,鼓勵靠港船舶使用岸電。
(四)農業農村領域。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施農業資源與生態資源保護工程,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專項行動,加快推進節能型住房建設。到2020年,單位農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
1.加快推進農機節能。完善農機節能標準體系。推廣使用高效節能農機、農產品加工設備、復式聯合作業農業機械和漁船,強化大型農機能耗檢測和定期維修保養,加快老舊農機具報廢與更新、農業機電節能改造和更新換代,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農機設備,大力發展節能農用裝備和設施。
2.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促進種地養地結合。加強農機農藝結合,優化耕作環節,實行精準作業和高效栽培。優化農作物布局和種植結構,增加抗旱型品種,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逐步減少農田灌溉用水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實現化肥使用總量零增長。推進規模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建設和秸稈綜合利用,基本實現秸稈全量利用;推進農村地膜回收利用。
3.開發利用農村清潔能源。引導農戶使用清潔能源進行炊事和取暖,推廣秸稈等廢棄物能源化利用,發展大型沼氣工程,提高高效清潔燃燒爐具使用比例,逐年提高太陽能等其他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到2020年,累計推廣高效清潔燃燒爐具100萬臺,秸稈能源化利用250萬噸。
(五)商貿領域。抓好賓館、飯店、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等商貿流通企業的節能改造和用能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商貿流通領域的能源統計體系和平臺,到2020年,商貿企業單位營業額能耗下降10%左右。
1.創建綠色商貿。在“百城千店”示范企業基礎上,引導企業重點做好建筑、照明、空調、電梯、冷藏等關鍵部位節能改造,鼓勵企業建設屋頂、墻壁光伏發電。創建一批集門店節能改造、節能產品銷售、廢棄物回收于一體的綠色商場。完善綠色飯店能源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采用中水系統、變頻裝置、節能鍋爐、節能中央空調、綠色照明等設備,推動節能型大眾化餐飲和經濟型飯店發展。支持倉儲企業使用節能型建筑材料、產品和設備,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全省創建綠色商場、飯店和倉儲企業200家。
2.培育綠色市場。加強商品交易市場設施升級改造,建立科學、規范、高效的綠色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鼓勵流通企業開設節能產品銷售專柜、專區,引導消費者和企業選購高效節能產品和設備。倡導電子商務及各類商品交易平臺銷售節能商品。支持商貿企業與綠色節能商品生產企業建立戰略合作,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以信息化帶動傳統批發零售業轉型升級,發展電子商務。鼓勵物流企業運用物聯網技術,推行立體化存儲、標準化裝載、機械化搬運、信息化管理。
3.引導綠色消費。用節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變革,促進形成“新商品——二手商品——廢棄商品”循環流通的新型發展方式。抑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嚴格執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在洗染、洗車等生活服務業強化節約意識,加強用水、用電管理。
(六)公共機構領域。深入推進節約型公共機構創建,降低能源資源消耗,發揮公共機構的表率示范作用。到2020年,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10%,人均能耗下降11%,實現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300萬噸標準煤以內。
1.強化節能管理。實施用能獨立核算。推進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用能設施節能改造。開展“綠色建筑、綠色信息、綠色出行、綠色辦公、綠色食堂、綠色文化”六大綠色行動。嚴格公務用車油耗定額管理,實行單車能耗核算和公示制度。推行公共機構用能大數據管理,鼓勵公共機構實施用能托管。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建設,創建200家節約型公共機構。
2.健全制度體系。完善公共機構能源審計、能效公示、能源計量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健全能源管理、統計監測考核和培訓體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要求,開展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行動。加強能耗監測平臺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公共機構開展能源審計。嚴格執行節能環保產品強制采購制度,優先采購節能、節水、節材產品。
三、重點工程
(一)燃煤壓減替代工程。
1.突出抓好煤炭減量化。加快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到2020年,全省壓減煉鐵產能4989萬噸、煉鋼產能4913萬噸,焦炭產能控制在6000萬噸以內,水泥、玻璃產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重量箱左右。對新增耗煤建設項目,嚴格執行煤炭等(減)量替代,嚴控煤炭消費總量?;痣娦袠I大力實施淘汰落后、改造提升、置換替代、退城進郊“四個一批”工程。到2020年,淘汰落后機組400萬千瓦以上,改造提升1700萬千瓦,單位供電煤耗降至305克標準煤以內。對鋼鐵、焦炭等行業的燃煤窯爐以及集中供熱、大型燃煤鍋爐實施節能提效改造。全面淘汰小型燃煤鍋爐,到2018年10月底前,農村地區實現全省范圍35蒸噸/小時以下鍋爐“無煤化”,保留的3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節能環保改造,達到國家和省污染物排放和能效標準。實施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工程。對企業用能較為集中的園區、將生產用蒸汽和熱水供應納入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利用工業余熱。重點抓好200家重點用煤企業、50個重點用煤縣,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和能源消費總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