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9 09:55
來源:四川省政府、四川日報
作者:羅之飏
日前,四川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我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將達7.05萬噸/日,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累計投資力爭完成361億元,普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信息化監管體系。
《方案》提出,要根據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統籌規劃布局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要補齊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短板,到2019年底,新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76座,完成無害化處理設施改擴建43個和存量垃圾治理項目62個。
根據垃圾處理設施服務半徑和覆蓋范圍,規范和完善前端收集站點的布局和建設,加強縣城老舊轉運站改造和鎮鄉垃圾中轉設施建設,對餐飲業和單位餐廚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建立垃圾排放登記制度。
在實時監管設施建設上,《方案》提出,將結合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建設智慧環衛平臺,建立全省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理信息化監管系統,到2018年全省所有運行中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在線監管全覆蓋。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四川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和四川省
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的通知
川辦函〔2017〕85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關于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四川的決定,深入實施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加快改善城鄉環境質量,經省政府同意,現將《四川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和《四川省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印發你們,請按照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28日
附件1
垃圾處理重點任務分工及進度安排表
序號 | 工作任務 | 責任單位 | 時間進度 |
一、 | 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 | ||
1 | 加快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 | 科學布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項目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3 | 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的設市城市和縣城要在2019年前完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改擴建任務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4 | 不具備轉運條件的村莊,由縣統一規劃、分片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以垃圾資源化處理利用模式為主的無害化處理設施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5 | 強化生活垃圾環保發電處理設施區域統籌、科學布局,嚴格環保發電項目審批,加快推進設施建設 | 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6 | 探索創新垃圾環保發電對秸稈發電的資源化利用和秸稈發電管理新模式,鼓勵企業積極投資發展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 | 牽頭單位:科技廳、農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7 | 加快推進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筑垃圾消納場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產業園區(開發區)垃圾處理設施的監管建設 | 環境保護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根據各自職能分工履行職責、各市(州)人民政府具體落實 | 2017—2019年 |
8 | 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控制,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規劃建設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施 | 牽頭單位:農業廳、環境保護廳 配合單位: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供銷社、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二、 | 城鄉垃圾收轉運體系 | ||
9 | 統籌規劃、加大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建設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0 | 規范和完善前端收集點(站)布局和建設標準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1 | 加強縣城老舊轉運站升級改造和鎮鄉垃圾中轉設施建設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2 | 加大生活垃圾收集力度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3 | 積極運用物聯網技術,探索線路優化、成本合理、高效環保的收運新模式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科技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4 | 合理配置垃圾分類收集箱、轉運站和運輸工具,推廣壓縮式、封閉式收運方式,減少和避免收運過程中的二次污染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科技廳、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5 | 健全建筑垃圾收運體系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6 | 加快工業固體廢棄物、醫療垃圾轉運設施監管建設 |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環境保護廳、省衛生計生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根據各自職能職責完成 | 2017—2019年 |
三、 | 餐廚垃圾處理系統 | ||
17 | 加強餐飲業和單位餐廚垃圾分類收集管理,建立餐廚垃圾排放登記制度。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工商局、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8 | 加快餐廚垃圾收運系統建設,健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體系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19 | 加快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提高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四、 | 生活垃圾分類 | ||
20 | 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垃圾分類制度,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1 | 加快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和利用基地建設,強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 | 牽頭單位:商務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供銷社、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2 | 加大生活垃圾分類運輸專用設備的投入力度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 配合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3 | 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省供銷社、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五、 | 監管設施建設 | ||
24 | 結合數字城管信息系統建設智慧環衛平臺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5 | 建立我省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信息化監管系統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6 | 強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設備的監督和管理,實現動態監測目標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7 | 加強對環保發電設施煙氣排放及飛灰處置監測監管,重點對環保發電廠主要設施運行狀況等進行實時監控 | 牽頭單位: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8 | 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及轉運站滲濾液、填埋氣體排放和滲漏情況的監測以及填埋場監測井的管理和維護 | 牽頭單位: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29 | 加強醫療機構內醫療垃圾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的監管 | 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環境保護廳 配合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六、 | 存量垃圾治理 | ||
30 | 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和不達標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排查及環境風險評估工作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水利廳、農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年6月底前 |
31 | 新建或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未建滲濾液處理設施的要在兩年內完成配套建設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科技廳、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32 | 填埋氣體收集利用及再處理工作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科技廳、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33 | 加大農村臨時垃圾堆放點治理力度,加強垃圾中轉站和填埋場的污染處置和生態恢復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科技廳、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七、 | 工作要求 | ||
34 | 專題研究、認真制定本地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計劃 | 牽頭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年6月底前 |
35 | 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 | 牽頭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年6月底前 |
36 | 對各地進行年度考核評價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環境保護廳 | 2017—2019年 |
37 | 積極開展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分類、生活垃圾信息化管理系統試點建設工作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財政廳、環境保護廳、省食品藥品監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38 | 完善政策和機制,建立和完善全省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分類回收利用的標準體系建設和政策引導 |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廳 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39 | 積極拓寬投資渠道,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垃圾無害化處理建設和運營的支持力度 | 牽頭單位: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 配合單位: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各市(州)人民政府 | 2017—2019年 |
40 | 加強生活垃圾處理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 | 牽頭單位:各市(州)人民政府 配合單位:省政府新聞辦、教育廳、住房城鄉建設廳 | 2017—2019年 |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