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5-03 15:54
來源:環保部
四、整改措施
認真對照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提出的5個方面的問題和4個方面的意見建議,梳理出95項整改任務,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限(具體見附件)。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環境保護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組學習和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體現在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的講話和重要文件中,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認識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環境、環境質量就是生活質量、保護環境就是保障民生,建立健全推動環保工作落實的保障機制,實行環境保護工作常態化督查制度,切實做到領導力量到位、資金投入到位、執法檢查到位、督導問責到位。
(二)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認真執行《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豫辦〔2016〕33號)和《河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豫辦〔2016〕32號)有關要求,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層層傳導責任和壓力,形成推動環保工作的強大合力。省委、省政府把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省委常委會將聽取環境保護工作匯報納入省委季度重點工作及要事預安排,每半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省政府常務會原則上每季度研究1次;各地黨委至少每季度、政府至少每月研究1次環保工作,及時解決環境保護重大問題。健全完善生態文明考核機制,優化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的指標體系,加大環境保護內容在考核體系中的權重,將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考核列入省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內容,將資源消耗、環境保護、生態效益、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實績考核結果作為干部獎懲使用的重要依據,對在生態環境和資源方面造成嚴重破壞負有責任的干部不予提拔使用或者轉任重要職務。
(三)切實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煤炭、玻璃、電力、鋼鐵、水泥等過剩產能,全面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和生產線,有力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組織開展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和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排查整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實施關閉淘汰,對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嚴重的限期整改。加快提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實施以梯級和高值化利用為重點的先進生物質能示范工程,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快速發展,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大力實施氣化河南工程,加快產業集聚區集中熱源改造,推進電代煤、氣代煤等清潔能源替代散煤,逐步降低煤炭消耗比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制度,嚴格控制燃煤煤質,全省產業集聚區基本建成集中熱源。全面推廣使用國家第五階段標準車用乙醇汽油、車用柴油,所有加油站、油罐車完成油氣回收治理。
(四)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治理攻堅。持續打好全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精準、精確、精細”,聚焦重點源頭、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狠抓控排、控煤、控塵、控車、控油、控燒“六控”措施落實。積極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對省轄市城市建成區10蒸噸/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面實施拆除或清潔能源替代改造,對工業燃煤鍋爐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對城市新開工工地實行全過程監控,對渣土運輸車實行自動密閉改裝,淘汰全省所有黃標車,建立完善揚塵污染“一票停工”、空氣質量生態補償等長效機制,強力推行秸稈禁燒和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全面啟動全省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河長制”,出臺實施方案和專項工作方案,推進產業集聚區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提標改造及配套管網建設,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 “八小”企業,整治九大重點污染行業,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強化總磷污染防治,依法關閉、拆遷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建立環境流量調度機制,推進水系連通和中小河流治理,力爭提前一年達到國家下達我省的“十三五”水質目標。開展全省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制定出臺《河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工程,對受污染地塊實行用途管制,完成國家下達我省的目標要求。
(五)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強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全面排查沿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破壞問題,列出問題清單,建立整改臺賬,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全部整改到位。加大濕地保護資金投入,開展濕地恢復,加強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庫庫區綠化,建設沿黃兩岸防護林,強化對濕地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依法打擊違法采砂、采礦、開墾等問題。推進礦山生態保護工作,系統梳理自然保護區內采礦權現狀,分類提出差別化的補償和退出方案,分步推動解決自然保護區內采礦權問題。開展“三區兩線”范圍內露天礦山開發及礦山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對拒不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義務的在建礦山、生產礦山,列入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名單,向社會公布,嚴肅依法查處。防范赤泥庫和各類尾礦庫環境風險,提高尾礦庫準入標準,嚴把新建項目、閉庫項目審批關,研究推廣尾礦充填、綜合利用、干式堆存、高標準建庫等技術方案,深入開展赤泥庫和各類尾礦庫突發環境事件隱患排查整治活動,加強尾礦庫綜合治理,有效防范各類尾礦庫環境風險。嚴格環境執法監管,以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問題整改落實,解決影響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對環境違法違規問題緊盯不放、一查到底、堅決追責,涉及到犯罪的堅決移交司法部門查處,從嚴從重打擊監測數據造假、完成環保目標任務造假、問題整改造假等惡意違法違規行為,推動環保守法守規常態化。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河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由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負總責。省委、省政府成立河南省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省長陳潤兒任組長,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翁杰明,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許甘露,副省長張維寧任副組長,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監察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商務廳、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河南黃河河務局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統籌推進全省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落實。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反饋整改組和案件查辦組。省環境保護廳廳長李和平任辦公室主任,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監察廳、省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林業廳、商務廳、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同志任辦公室成員。辦公室主要負責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協調推進,會同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及有關部門對整改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查督辦;反饋整改組由省環境保護廳牽頭,主要負責制定、對接和上報督察整改方案;案件查辦組由省監察廳牽頭,主要負責對中央環保督察組移交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及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的其他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