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13 11:39
來源:河南省政府網
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河南將包括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十大產業作為發展重點。其中節能環保方面要求,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及產品。重點發展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凈化等大氣污染治理設備,提升水污染治理裝備、城市垃圾回收處理裝備成套能力,積極發展高效膜材料及組件、高性能防滲材料、生物濾料及填料等環保材料,加快形成鄭州、鶴壁、平頂山等產業集群。突出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再生資源等技術裝備及產品,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成為國內重要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形成20家以上銷售收入超億元的節能環保服務企業。全文如下: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集群的實施意見
豫政辦〔2017〕41號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具備技術革新速度快、創新經濟模式潛力大、需求增長爆發式等特征,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部署,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省新興產業高起點、高速度、高品質發展,支撐促進經濟強省建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十次黨代會工作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新興領域、產業發展方向,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集群式發展為主要路徑,以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以產業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特色專業園區為依托,以組織實施重大項目為抓手,著力完善產業上下游協作和社會服務體系,著力推進新興產品市場應用,著力強化創新能力和技術儲備,加快培育建成一批帶動能力突出、配套體系完善、競爭優勢明顯的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為把我省建成國家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和新經濟發展重要策源地打牢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市場培育。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發揮我省市場空間、交通區位、產業基礎、載體支撐、人力資源等比較優勢,建立健全市場化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發展的管理模式,完善政策保障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促進社會資源向新興產業集群集聚。
規劃引領,梯次推進。綜合考慮各地產業基礎支撐、區域功能定位和集群覆蓋半徑,統籌規劃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優化空間布局,促進產業集聚。堅持長短結合,近期重點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實施和現有產品市場拓展,中期重點促進新興產業集群與現有優勢產業集群融合互動發展,長期重點構建和釋放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興產業集群快速健康發展。
龍頭帶動,集群發展。按照同類+關聯產品集聚、整機+零部件集聚、制造+服務集聚的新興產業集群培育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對產業集群的引領帶動作用,找準集群發展的關鍵環節,著力“招大引強”,統籌協調各種資源,不斷完善配套服務體系,促進新興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重點突破,整體提升。選擇最具發展條件、最具突破可能、最具牽引作用的領域集中發力,快速形成規模效應,搶占市場先機,形成競爭優勢,引領帶動主導產業規模壯大、能級提高,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產業結構向中高端躍升,加速全省產業轉型升級。
開放合作,融合創新。加快構建引進人才、技術、成果的新渠道、新機制,加大核心關鍵項目和集群項目招商力度,通過引進增量、提升存量,推動新興產業集群跨越式發展。強化創新體系建設,促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催生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
(三)產業選擇。
按照建設經濟強省的要求,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著眼戰略需求和前沿先機,今后一個時期,我省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電子核心基礎部件、智能制造裝備、新能源汽車及智能汽車、智能電力及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尼龍及化工新材料、高端合金材料、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節能環保10個新興制造業產業集群和航空及冷鏈物流、新興金融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外包、專業服務業、跨境電子商務及網絡零售、基因技術應用及健康服務、數字創意8個新興服務業產業集群,著力構建集群集聚發展、跨界深度融合、高端引領突破的10+8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體系。
(四)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省18個新興產業集群總規模超過3萬億元。其中,新一代智能終端、節能環保2個產業集群超過5000億元,智能電力及新能源裝備、生物醫藥、高端合金材料、新興金融服務4個產業集群超過3000億元,其余12個產業集群均達到或超過1000億元。
二、發展重點
(一)新興制造業產業集群。
1.新一代智能終端。突出發展具備智慧感知交互功能的新型智能手機,面向網絡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型智能終端,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型智能手機生產基地和國內重要的新型智能終端集聚地。
新型智能手機。支持富士康集團做大蘋果手機規模,大力引進其他高端品牌智能手機生產企業,促進手機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協力商、運營商、物流商并進,打造新型智能手機全產業鏈。重點壯大鄭州智能手機產業集群,支持其他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智能手機配套產業,力爭全省智能手機生產能力達到4億部。
新型智能終端。重點發展智能穿戴設備、智能電視、智能家居、數字影音設備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培育發展智能車載設備、智能醫療健康設備、智能儀表等行業應用智能終端,推動鄭州、信陽、南陽等新型智能終端產業集群發展。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