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26 15:26
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
(五)推進韶關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12.省市共建韶關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2017年6月底前,省環境保護廳與韶關市人民政府協商合作共建韶關市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并簽訂合作協議。自2017年起,韶關市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創新,制定實施部門聯動監管、項目管理、第三方治理等土壤污染管理制度。推動粵北韶關土壤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研發、評估驗證與工程示范基地建設,2017年底前,啟動粵北韶關土壤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研發、評估驗證與工程示范基地建設工作。(韶關市人民政府牽頭)
13.加大涉重金屬行業環境整治力度。加快實施《韶關市涉重金屬行業環境綜合整治方案(2015-2020年)》,削減大寶山礦區、凡口鉛鋅礦礦區、鐵龍林場及其周邊涉重金屬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積極推動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綜合治理與修復示范工程,2017年底前,查清樂昌市鉛鋅礦、樂昌市慶云鎮上龍銻礦等16家礦山企業周邊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情況,完成71家涉重金屬企業環境整治工程,穩步推進環保搬遷。(韶關市人民政府牽頭)
14.推進污染土壤治理修復示范工程。2017年,啟動翁源縣鐵龍林場典型污染地塊風險管控示范項目、韶關市化工廠地塊調查評估及修復中試示范、新山片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恢復治理工程(一期)等示范工程建設;啟動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周邊耕地土地安全利用示范區建設工作,推進董塘鎮五一村高宅村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治理修復工程和韶關市翁源縣鐵龍林場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示范工程。(韶關市人民政府牽頭)
(六)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基礎能力建設
15.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管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土壤環境質量負責。2017年6月底前,建立省有關部門參加的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重大問題和事項。2017年底前,建立環境保護、國土資源、城鄉規劃等部門間信息溝通機制,實行聯動監管,各地加強對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狀況調查、風險評估和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活動的監管。(省環境保護廳牽頭)
16.完善法規標準體系。按立法計劃推動《廣東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制定工作,協助推進相關立法程序。啟動制定廣東省典型重金屬污染耕地分級風險管控、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土壤污染環境損害評估、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環境監理、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效果評估、污染土壤修復后再利用、土壤環境監測網絡管理等技術指南。加大對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和技術研發平臺的支持力度,加強科技支撐及成果轉化。配合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推動依法行政、嚴格執法,有力懲治污染土壤等環境違法行為。(省環境保護廳、農業廳牽頭)
17.加強土壤環境監測和信息化能力建設。2017年底前,配合國家完成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建立省控土壤環境監測制度,完成土壤環境質量省控監測點位和風險監控點位設置。2017年底前,建立全省土壤環境監測技術人才資源庫和專家庫,至少開展1次土壤環境監測技術培訓。加強土壤環境質量信息化建設,2017年4月底前,省國土資源廳、農業廳、地質局等部門將土壤環境狀況調查及其相關數據報省環境保護廳匯總,逐步構建土壤環境基礎數據庫。將土壤污染防治內容納入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017年底前,完善各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省環境保護廳牽頭)
(七)嚴格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考核
18.嚴格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考核。2017年底前,省人民政府與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人民政府簽訂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估。(省環境保護廳牽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切實提高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強部門聯動,加強組織領導。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韶關市政府要進一步健全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聯席會議制度,每年至少舉行一次聯席會議。跨地區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實現聯合監管,信息共享,協調解決土壤污染防治問題。
(二)抓緊分解實施。根據《廣東省土十條》和本工作計劃的要求,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人民政府是土壤污染防治責任主體,實施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制,細化年度工作任務,明確任務分工,指定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做好資金保障,統籌省級財政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省相關專項資金支持,積極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市場化投融資模式,確保資金支持。
(三)強化任務落實。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人民政府和省各專項工作牽頭部門在每季度結束前5日要將本季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函報省環境保護廳,進度報告應當包括目標任務落實情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進展等,并分析存在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和計劃,由省環境保護廳匯總后報省政府和環境保護部。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