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9 14:09
來源:徐海云新浪微博
作者:徐海云
“供給側改革”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改革的主要任務,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含義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就是市場經濟+過剩,在這樣的境況下,一些循環經濟的思想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的情懷,與社會現實完全背離。
例如,一些所謂的循環經濟產業園,聲稱一個企業產品的廢物作為另一個企業產品的原料,構成所謂循環產業鏈條。現代市場經濟的原料供應一定是多元的,單一供應來源就是計劃經濟的思想,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這樣不是壟斷的,也是不安全的,如果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那么整個產業鏈條都會拋錨,這顯然不符合現代產業物流要求。
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過剩,設想供給與需求完全相等沒有浪費是不可能的。在過剩條件下,比如,一個人的飯量是一個饅頭,現在供給了兩個饅頭,一個是“舊饅頭”,一個是”新饅頭”,那么究竟是吃優先吃”新饅頭”,還是優先吃”舊饅頭”呢,當然是吃“新饅頭”,恐怕傻子才會吃“舊饅頭”。但現實中一些發展所謂循環經濟的政策恰恰在鼓勵吃“舊饅頭”。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同樣面臨這樣的境況,具體表現為廢品價格和需求呈下降趨勢,其產品也大多與低端供給相連。
2016年12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2017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要“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制度”的具體內容還沒有公布,但我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的初衷主要是進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水平。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74號)指出,“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和廢舊紡織品等城市典型廢棄物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燃煤耦合污泥等城市廢棄物發電。選擇5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規劃布局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基地,完善城市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到2020年,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率達到30%。”低值廢棄物回收利用大多屬于“低端供給”,如何在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下推進垃圾回收利用是認識挑戰也是現實挑戰。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