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7 13:13
來源:珠海環保廳
(三) 推進環境科技創新,支持信息化決策
建設科研平臺,整合科研力量,保障科研經費,建立激勵機制,培育和引進環保專家和技術人才,開放與共享科研信息,提高環保決策水平,科學研判污染與環境質量,環境與人體健康的響應關系,為解決重要的環境問題提供技術支撐。研究開發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環保科技,促進環保科技創新。鼓勵對河道生態修復、污水深度處理、電廠煙氣脫硫脫硝、汽車尾氣凈化、垃圾焚燒飛灰處理等重點難點技術的攻關。研究開發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污水生態處理技術和太陽能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開發節能降耗、無廢少廢新技術、新工藝,生態工業及廢舊資源再利用等循環經濟重大關鍵技術。調查研究光化學污染、有毒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環境激素、電子垃圾、外來物種入侵、放射性生態環境影響等新型環境問題。積極開展技術示范和成果推廣,提高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水平。
(四) 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多元融資機制
完善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和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政府把環境保護投入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并逐步增加,每年在預算中安排相當數量的環境保護專項經費,優先考核環保政績,對重要生態系統實行休養生息。推行有利于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延續或制訂超量減排、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污水納管、污泥處理、揮發性有機物減排、工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循環經濟等扶持或激勵政策。加快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提高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污費,推行機動車檢測/維護收費。深化排污許可證制度,探索排污權有償使用和轉讓機制。完善生態補償制度,健全水源保護和其他敏感生態區域保護的扶持激勵和轉移支付機制。積極探索利用環境稅、綠色信貸、綠色證券和綠色保險等經濟手段。同時,加強資金監管,建立有效的資金專款專用監管制度,嚴格執行投資問效、追蹤管理。對資金的來源、申請、使用進行嚴格的審核,對資金的使用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對資金使用效率進行審核與檢查,對資金使用失誤進行責任追究。
附件
附表1 珠海市“十三五”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工程
右接上版
附表2 珠海市“十三五”生態建設重點工程
附表3 珠海市“十三五”環境能力建設重點工程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