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1-12 16:37
來源:貴州省人民政府
5.發揮市場作用。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揮財政資金撬動功能,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推動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為責任主體的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積極發展綠色金融,發揮政策性和開發性金融機構引導作用,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項目提供支持。鼓勵符合條件的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在銅仁市探索通過發行債券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有序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
6.推進信息公開。根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和調查結果,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適時公布本行政區域土壤環境狀況。重點行業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其產生的污染物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排放總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
7.引導公眾參與。實行有獎舉報,鼓勵公眾通過“12369”環保舉報熱線、信函、電子郵件、政府網站、微信平臺等途徑,對亂排廢水、廢氣,亂倒廢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監督。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需要聘請環境保護義務監督員,參與現場環境執法、土壤污染事件調查處理等。鼓勵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以及民間環境保護機構參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8.推動公益訴訟。按照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改革試點的要求,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對已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具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重大風險的污染土壤等環境違法行為依法提起公益訴訟。檢察機關可以公益訴訟人的身份,對污染土壤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也可對負有土壤污染防治職責的行政機關,因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造成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積極配合司法機關案件辦理工作和檢察機關的監督工作。
9.開展宣傳教育。制定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方案。制作掛圖、視頻,出版科普讀物,利用互聯網、數字化放映平臺等手段,結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土壤日、世界糧食日、全國土地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關知識,加強法律法規政策宣傳解讀,營造保護土壤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土壤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融入黨政機關、學校、工廠、社區、農村的環境保護宣傳和培訓工作。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設土壤環境專門課程。
(二)加強目標考核,嚴格責任追究。
1.明確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實施本工作方案的主體,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要于2017年6月底前制定并公布本轄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創新投融資模式,強化監督管理,抓好工作落實。各市(州)、貴安新區工作方案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2.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建立全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牽頭單位要按照任務分工,逐年提出年度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送省環境保護廳匯總后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實施。省環境保護廳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每年1月底前將上年度工作進展情況報省人民政府。
3.落實企業責任。相關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將土壤污染防治納入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嚴格依法依規建設和運營污染治理設施,確保重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的,應承擔損害評估、治理與修復的法律責任。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企業行業自律機制。國有企業要帶頭落實。
4.嚴格評估考核。(1)2017年6月底前,省人民政府與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簽訂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分年度對各市(州)、貴安新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評估,2020年對工作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評估和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和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2)對年度評估結果較差或未通過考核的,要提出限期整改意見,整改完成前,對有關地區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整改不到位的,要約談有關市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負責人。對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區域土壤環境質量明顯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強烈的地區,要約談有關縣級人民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導致土壤環境質量惡化,造成嚴重后果的,按《貴州省生態環境損害黨政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辦法》嚴肅問責。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調離、提拔或者退休的,也要終身追究責任。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