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5 09:28
來源:中國水網
由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被稱作“22環境產業公司的集體路演”。在這場路演盛宴中,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薛超向與會人員解說了伏泰科技的發展戰略、典型案例及公司價值點。
在環境領域奮進的IT公司在做什么?
伏泰科技參與環境處理讓許多人好奇。薛超笑稱:“以前總有人跟我說,你們伏泰是一家IT公司,怎么進入環境行業湊熱鬧呢?也有一些人跟我們說,我們是一家有環境產業基因的IT公司。我更愿意選擇后者。”
伏泰是一家傳統IT公司,因為開發系統的業務,在2007年開始涉及環衛和固廢。進入行業后,判斷環境產業非常大,值得深入。伏泰自認擅長做固廢,因此便將這兩塊定于的信息化定位公司業務新增長點。在環境領域做了將近10年,伏泰的關注點始終聚焦在兩處:固廢領域——垃圾焚燒、餐廚、填埋等;環衛領域——前端垃圾收儲運、路面的作業保潔等。
薛超介紹,目前伏泰在上述兩塊領域主要做三件事:第一,幫政府提供一籃子的解決方案,包括環衛和固廢的主管部門,如城管局、環衛處、環衛局等,幫他們提供環衛方面的監管能力。第二,為環境企業提供全過程的運營能力,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針對的環境企業更多的是做垃圾末端處理及做前端一體化的企業。第三,做面向環衛和固廢領域的云平臺,基于環境專有云的平臺。
智慧環衛解決方案
目前,伏泰在全國有70多個城市,做了將近200個項目,擁有大量環衛和固廢的數據,包括前端居民產生垃圾的歸運、垃圾量、終端處理量等數據。原來分散在各個城市項目機房里面的數據,通過系統匯集到了一起,伏泰便設想:“我們有沒有可能把我們現在大量的數據匯集到云端上,將其價值放大?根據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全國垃圾產生量的變化情況,可以反推出每個區域居民的生活習慣等等。我們告訴政府,在未來5年,或許可以把所有的前端和末端的數據都上到我們的云端,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監管側的服務,提供移動端的服務。”
從去年開始,伏泰推了一個新的服務——保姆服務,即在每個項目地安排一個人在現場,協助客戶用好這個系統。薛超解釋:“我們為什么這么做呢?因為信息化系統不像設備,買了設備給別人,他會操作了肯定每天會用,但信息系統不一定是這樣,客戶可能有一段時間不會用到,但要用的時候,必須讓他覺得好用,提高客戶對信息系統的粘合度。”如今,伏泰在有項目的70多個城市都招了人,以便為客戶提供隨叫隨到的服務。
從東北到海南 近200個項目的應用實踐
薛超介紹,伏泰最早的項目從蘇州開始,發展至今,在全國除了西藏、新疆沒有項目之外,全國從東北到海南都已有項目分布,客戶主要還是聚焦在省會城市和東部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市場占有率較高。其中,政府客戶端包含北京、上海、廈門等幾十個城市;企業客戶端包括首創環境、高能環境、錦江環境、維爾利等業內知名企業。
會議現場,薛超向與會人員簡要展示了伏泰的幾項典型案例。
江蘇全省環衛監管平臺:監管對象包括了全省12個地級市、22個縣級市及21個縣的環衛管理與環衛作業單位,實現了對全省垃圾處置的在線聯網、機械化作業率等環衛指標的實時推送、環衛智慧全貌圖與輿情管控等功能。
常州市生活垃圾綜合調度系統:實現數據分類分檢和定量定性分析功能,提高數據分析的實時性和準確性。政府能夠直觀看到有多個垃圾處理終端,全市的垃圾去到哪個終端,從中轉占到終端的過程中垃圾怎么分流等,依此優化生活垃圾分流策略,實現車輛、人員等作業資源的智能化調配。
首創環境臨猗縣垃圾智能監管系統:實現臨猗縣生活垃圾收集、清運及處理的信息化建設,包括收運車輛及油耗監管、垃圾量監管、調度指揮監管等。通過采集收集點垃圾量的分布及變化、車輛路程及油耗變化,為車輛提供最優的工作時間及路線規劃,節約企業運營及管理成本。
在近十年的業務積累及創新實踐的基礎上,薛超總結了伏泰的幾項價值點:國內環境產業的發展環境好;伏泰比同類公司行動的早,規模和行業地位有明顯優勢;伏泰更關注一體化運營,能夠智能高效地降低運營過程成本;伏泰還在嘗試一些產品線的延伸,如V-Plat中間件平臺等。薛超預測,整個信息化市場有著可觀的發展空間,每年大概在百億左右,伏泰期待深入參與環境行業發展。
現場點評:
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清潔技術與智能制造投資部總經理楊立忠:剛才講到環衛這個行業,它是非常嚴重的勞動密集型企業,70-80%是勞動成本。伏泰推動了企業運作的效率,同時加強政府的監管效率,從這兩點來看,企業有非常強的生命力和持續的商業模式。環衛市場市場化,市場容量非常大,過去3年,環衛行業保持50%的增長,行業發展非常快。我覺得伏泰可以走的更快一點,在一大波行業大潮來的時候,可以沖的更快。
最后提個建議,伏泰擁有一定的規模,同時有很強的行業定位,可以更加關注資本市場的運作,因為這個行業的發展會很快。同時可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壁壘。
東吳證券環保行業首席分析師袁理:我認為伏泰之前的輕資產的擴張的模式對公司的發展來說是非常好的。目前我們可以很高興看到,環衛市場又打開了新一輪市場化的格局。那么在市場化放開的過程中間,大型的固廢運營集團,包括專業的環衛運營集團,都可以在這波市場化的過程中乘風破浪。什么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更高效的做投資,包括吸引地方政府的痛點呢?我認為智慧化的東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便于地方政府的管理,也可以便于企業自身降低管理的成本。
一點小小的建議,我認為目前整個固廢行業鏈上的一體化正在發生,尤其國家現在正在推動垃圾分類,從前端的收集、收運、到后端的處理,如果有一體化平臺出現的話,更有利于企業在環衛信息化,包括固廢信息化過程中體現核心競爭力。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