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7-01 14:12
來源:中國水網
在“2016(第十屆)環境產業創業創新論壇”上,華泰證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師鄔煜作為點評嘉賓,對廣州紫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山東派力迪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了進行互動點評:
大家好,我現在在華泰負責新三板的研究,我研究了四五年的環保領域,去年覺得新三板有很大的機會,所以從二級市場到三板這邊來。我聽了兩位嘉賓的路演,整個VOC領域,我覺得這兩家企業具備非常典型的新三板的特點。大家都知道環保,環保產業最早由關系驅動,現在已經逐漸過渡到技術和資本驅動,中國未來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多層次的,這也是國家層面的戰略。
所謂多層次現在對環保來講,簡單劃分就是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就是大A股,基本上A股上市公司,已經到了資本驅動的階段,包括并購、重組,更多的是他們成長擴張的一個手段。另外一個層次就是新三板,雖然新三板是中國未來的納斯達克,但是新三板制度建設還在完善期,資本強度沒有A股這么強,決定新三板的企業,尤其是環保企業,從資本強度來講PK A股還是不太現實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新三板的環保企業進入了技術和資本雙輪驅動的過程,其中技術占比可能更大一些。
剛才臺上兩位企業是做VOC的,VOC市場很大,每個細分子領域很多,目前來看很少有大企業出來,我覺得這是三板彎道超車的機遇。我建議剛才的兩個企業把握住機會,利用三板的融資平臺先修練好內功,然后逐漸往上層資本平臺走,我認為三板更多的還是環保企業重要的過渡,它是一個起點不是終點。
對三板企業來講,未來戰略發展中一定要注意一點,就是和A股的差異化。環保跟其他行業不一樣,很多的商業模式都是做工程或者是做類似BO或者BOT,都是投資驅動的,在這個情況下,資本占的力量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對比A股是很難的事情。從這個角度來考慮,三板企業一定要做出自己的差異化。
為什么要做差異化呢?我覺得這個涉及到兩個層面,一個是在三板的估值。其實A股和三板的估值基本上是冰火兩重天的感覺。A股比較大的桑德、碧水源,因為他們規模和市值的原因,導致他們估值相對往下走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比如30億、50億、七八十億的環保公司在A股估值是非常高的。但是在新三板,我去年做了一個系統性的梳理。三板環保公司的估值呈現出差異化、個性化的情況。主營業務和A股差不多,偏工程和投資驅動的估值都不高,低的話,甚至都是10-15倍,市場并購價值差不多。在三板里面對企業來講,要追究跟A股的差異化,因為差異化體現出稀缺性,這樣市場才會關注你,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關注你,才能把自己的價值從廣度和深度上傳播出去。
所以三板企業一定要做差異化。這個差異化體現出兩個層面,一個是業務差異化,比如說一些大型的偏工程和投融資的模式,我建議三板公司能規避盡量規避。一方面你享受不了高估值,和A股也很難PK,很難融資;另外一個就是商業模式的差異化,現在很多A股公司都有壓力,能不能撐住這么高的市值,并購重組成為大的趨勢,導致他們商業模式大同小異。三板很多商業模式是比較創新的,比如說像互聯網+環保,包括環保大數據,其實這些在A股里面都是很少會出現的,但是在三板里面有很多企業都在嘗試。
我覺得VOC治理,從商業模式來講,一直琢磨做工程挺難長大的,因為局限于某個細分行業,想跨行業擴張是有壁壘的。能不能用利用新的模式,比如說把散狀的市場,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進行相對的整合,我覺得是存在這個可能性的。我覺得在三板可以多一些探索,一個是技術上的探索,一個是商業模式的探索,真正把自己的差異化體現出來,作為企業家,我建議不要盯著自己手頭的這個生意,眼界要放寬,也要看A股的公司,摸索出自己一條差異化的道路,有了差異化,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才會有優勢,關注的人越多,融資層面也會更便利。這就是我對兩家企業的建議。
......
論壇直播專題請點擊APP頁面底部“活動”頻道。更多詳細主題分享內容及金融機構互動點評內容請關注E20水網固廢網微信公眾號。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