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1-29 12:43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魏丹 井媛媛
2015年國家經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財政收入、出口額增速依舊呈現出負增長態勢,鋼鐵、機械設備等行業依然虧損,在國家整體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下,環保成了眾多企業選擇的“避風港”。面對眾多資本的涌入,環保企業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低價競標現象頻現,且一次次沖破底線,2015年12月,垃圾焚燒BOT價格已跌破20元大關。在生態文明、一帶一路、“走出去”、互聯網+等國家戰略下,環保行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然而,在政府監管趨嚴、標準不斷提升,以及信息公開、公眾參與逐漸升溫的大背景下,對環保行業而言,是挑戰還是機遇?本文將從政策環境、市場趨勢、發展態勢等維度對2015年固廢行業進行全面解析,在此基礎上,預判2016年固廢行業發展態勢。
一、 國家發展戰略下 環保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在黨中央“一帶一路”、“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下,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調整發展戰略,放眼國際市場,通過收并購等方式主動走出去尋求企業更好的發展,例如首創股份于2015年11月收購新西蘭最大的垃圾管理服務提供商BCG HZ Investment51% 股權,拓展海外業務。然而,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應重視項目所在國家的政策風險,以及商業模式、交易結構以及技術適用性等異化所帶來的挑戰。
此外,在國務院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下,環保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資源化、能源化、材料化的生態理念將引領環保行業的發展,而在互聯網+的助力下,現代化的環境治理服務或將破解環境治理領域的困境點,但與此同時互聯網+為企業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提供了有效途徑,公眾監管對環境治理企業而言是一個較大挑戰。
二、 政策環境變化 環保行業迎來新變局
2015年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編制之年,環保政策頻發,多部法規政策提出要提高環境監管、加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強化信息公開等,在此背景下,將逐漸釋放出固廢各細分領域的治理需求。
(一)需求政策下,更多環境治理需求被識別
2015年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監管的絕對嚴格成為此法所具備的一個核心要素。監管絕對嚴格下,企業為了達到可達標的效率,部分企業會提標改造,自發進行技術研發和經濟投入,釋放出工程市場的需求。為應對環評達標要求,企業以往沒有運行的設施將會啟用,在此基礎上,委托運營的市場需求會被釋放出來。而《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的發布,服務性監測市場也將全面放開,監測行業也有望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二噁英類檢測技術規范》、《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監管標準》《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等法規標準相繼出臺,將釋放出固廢行業對服務性監測市場、農村垃圾治理等領域的需求。
201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年循環經濟推進計劃》等政策的發布,均體現了生態環境、循環經濟的地位。在政策的助力下,固廢靜脈園、有機質循環利用需求或將被大量釋放。固廢行業最終將從無害化處理發展到循環經濟與資源綜合利用,再發展到藍色經濟與生態循環體系。
(二)交易政策下,商業模式迎來新變革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強化社會力量參與是本屆政府堅決貫徹的方向。國務院發布42號文《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鼓勵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都體現了在政府層面上加速PPP的推行。據推測,2016年我國將持續推動PPP,加上2015年已推廣的PPP,在2016年可能會迎來PPP項目的大量簽約。
此外,《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為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產業化,健全第三方治理市場,提供了政策引導和支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意味著環保行業即將進入“全成本付費”時代。例如垃圾處理領域,其處理補貼及收費機制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三)投融資政策下,(引入社會資本,新三板)
目前我國環保領域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投融資問題是產業服務指向為環境的領域,如水體修復、土壤修復領域。該類型項目無收入來源,全部依靠政府財政支持,因此該類型項目應為政府的重點引導方向。《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此項舉措的目的是利用社會資本的力量,解決政府對環保產業資金投入不足,以及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及社會資金進入積極性不強的問題。此外,2015年度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環保企業選擇新三板上市,拓展融資渠道。
(四)產權政策下,市場化運行進一步升級
《國務院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指出,在公共服務、高新技術、生態環境保護和戰略性產業等重點領域,以市場選擇為前提,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資本運作平臺作用,對發展潛力大的非國有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混合所有制的方向還在謹慎而堅決向前行走中。此外,42號文強調地方市政府資產通過企業化運行,其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通過PPP,另一種即在政府財政相對富裕地方,整體上實現B方陣產業的產生。
三、 市場趨勢
(一)固廢處理市場運營規模將達到400億元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