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26 15:39
來源:E20環境平臺
我國餐廚垃圾產生量每天約11萬噸,而目前已經形成的餐廚垃圾處理日處理能力約為1萬噸,面對數量大且易腐敗變質的餐廚垃圾,若管理不規范、處理處置不妥當,極易產生污染環境、傳播疾病、危害食品安全等問題,也將成為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因素;同時,已運行的正規餐廚垃圾處理企業也由于大量餐廚垃圾流向不明導致原料不足、難以為繼的局面;而已經建成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無法良好的運行導致許多設備處于停運狀態以及資源化產品難以銷售無法實現盈利,以上種種問題都嚴重制約著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為了推動政府、企業和社會對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認識,E20研究院在之前建立的餐廚行業調查的基礎之上,啟動編制《餐廚垃圾二十講》,以餐廚垃圾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目前普遍存在問題,以專業的研究、調研以及訪談為基礎,嘗試將餐廚垃圾處理專業知識以科普方式呈現,展示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現向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餐廚垃圾處理企業、咨詢機構等發出邀請,對《餐廚垃圾二十講》的目錄大綱進行探討,向各單位征集《餐廚垃圾二十講》的問題設置,促進《餐廚垃圾二十講》的完善,共同推動餐廚垃圾行業發展;同時此次編制《餐廚垃圾二十講》將邀請北京工商大學任連海教授作為本書的總指導,使本書更加科學嚴謹,具有可讀性。
附表:目錄框架
一、基礎知識篇
1.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處置是否包括居民廚余垃圾?
2.我國目前有哪幾種主流餐廚垃圾處理技術?
3.國外如何處理處置餐廚垃圾?
4.國內處理處置餐廚垃圾的現狀?
5.目前政府、餐飲單位、運輸處理企業存在怎樣的三方關系?
二、困惑篇
6.制約餐廚垃圾處理處置發展的核心是政策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7.為什么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建設推進緩慢?
8.建設餐廚垃圾處理廠如何避免“鄰避效應”?
9.為何回收的餐廚垃圾量少且“雜質”特別多?
10.餐廚垃圾預處理不完善對后續處理環節有哪些影響?
11.為什么厭氧消化技術在我國市場占比高?
12.集中處理好還是分散處理好?
13.為何餐廚垃圾處理處置仍然無法離開政府補貼?
14.為何建成運行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狀況頻發?
三、發展方向篇
15.如何建立推動餐廚垃圾處理產業發展的政策框架?
16如何通過建立穩定的支付體系解決餐廚垃圾收費困難的問題?
17.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如何構建餐廚垃圾監管信息平臺?
18污泥、園林廢物等能否與餐廚垃圾進行協同處置?
19.為什么需要通過跨界延伸資源化產品的銷售終端?
20.社會資本進入餐廚垃圾處理處置領域之前需要思考的什么問題?
餐廚垃圾二十講是繼《水價二十講》、《污泥二十講》、《垃圾焚燒二十講》等之后,E20環境平臺與E20研究院即將出版的二十講系列科普叢書之一,想了解更多其他類型二十講書籍可登陸中國水網官網進行閱覽。
如您對《餐廚垃圾二十講》的問題有的好建議,請在1月30日前與E20研究院鄭先生聯系。對于采納的建議,屆時將納入《餐廚垃圾二十講》系列叢書中,同時也會在書中對參與的企業進行致謝。
聯系人: 鄭曉彬
聯系電話:010-88380351
編輯:田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