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9 09:33
來源:E20環境平臺
在今日開幕的2015(第九屆)固廢戰略論壇中,徐文龍表示,從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理念可看出,下一個五年的環保產業將成為國家重點行業。論壇中,徐文龍介紹了我國固廢行業各細分領域的處理現狀,就機械化清掃、垃圾收運、焚燒、填埋等環節的發展潛力及契機做了細致分析,并提出了我國固廢行業發展的十大趨勢,向與會者展示了宏觀而全面的固廢領域發展圖景。
(文章根據嘉賓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核)
一、我國固廢行業各細分領域處理數據一覽
目前,工業方面2014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了32萬噸以上的廢物,其中62%,也就是20萬噸左右的廢物得到了綜合利用;
再生資源回收方面,國家更加重視,今年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還聯合發布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中長期規劃(2015-2020)》,在2014年,我們主要再生資源回收量共約24486萬噸,品種以廢鋼鐵、廢紙、廢塑料居多;
生活垃圾方面,2014年我國農村加城市的生活垃圾清運量約有2.4億噸,市縣合計處理率達到86.3%,處理方式中,焚燒的比率在逐步增加;
垃圾清運方面,城市清運潛力約60萬噸/日,其中約50萬噸/日得到了清運,縣城和農村垃圾清運潛力約40萬噸/日,其中18萬噸/日得到了有效清運;
建筑垃圾方面,據估計,中國建筑垃圾年產生量約為15億噸/年;
餐廚垃圾方面,城鎮人口餐廚垃圾人均產生0.15kg/日,全國城鎮餐廚垃圾每年約3000多萬噸,餐廚廢油產量約為餐廚垃圾量的10%,即300多萬噸。在2014年,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餐廚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專業委員會成立;
農業廢物方面,2013年我國秸稈可收集量約8.3億噸,綜合利用率達77.1%,林業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產生量約為2.1 億噸,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畜禽養殖廢棄物年產生量約38億噸,處理率約42%;
工業、生活、餐廚、建筑、農業等各種廢物的產生量加在一起,共約有102億噸。
近日,住建部等十部委還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國90%以上村轉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畜禽糞便基本實現有效治理,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到95%。文件還特別提出:“禁止露天焚燒垃圾,逐步取締二次污染嚴重的建議填埋設施以及小型焚燒爐等。”這將有效助力農村垃圾的處理處置,為固廢產業提供新的增長點。
二、機械化收運市場約350-550億/年
前段時間,住建部召開了全國城市環衛保潔工作現場會,其中,寧夏中衛的例子讓人印象深刻。在中衛,以克論凈、量化考核,要求每平方米的灰塵不超過5克,垃圾落地不能超過5分鐘。為了達到要求,中衛轉變了清潔方式、創新了體制,現在一臺車能抵24個人左右,掃地從揚塵變為吸塵,環衛工人、監測人員、監察人員職責清晰明確。
寧夏中衛的案例可看出機械化清掃的優良效益。而在2014年,全國城市及縣城道路清掃保潔面積已達到90萬平米,其中,機械化清掃僅有42萬左右,占比只有46%。可見在我國,機械化保潔還有很大空間。經測算,全國清掃保潔市場空間約有500~1000億元/年。
2014年,全國環衛機械保有量約14.14萬臺,價值約180~200億元。按目前約100萬噸/日的生活垃圾產生量、100-150元/噸運輸費計算,則收運運營市場約350-550億/年。規模相當可觀。
三、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能力2020年將超過40萬噸/日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明確焚燒項目總規模期為30.72萬噸/日,雖然到2015年底,全國焚燒總能力僅為23.3萬噸/日,但目前在建的工程規模還有10萬噸/日左右,基本完成了十二五的規劃建設規模。
2015年,全國城市焚燒能力估計約有21.6萬噸/日,縣垃圾焚燒能力約有1.7萬噸/日,合計23.3萬噸/日。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全國焚燒廠數量會進一步增加。結合現有在建項目分析,十三五期間焚燒廠年平均增加量將約為35座/年;到2020年,全國建成的生活垃圾焚燒廠數量將超過500座,全國生活垃圾焚燒能力將超過40萬噸/日。
在臺灣的垃圾焚燒廠,進料中工業廢物占三分之一,生活占三分之二,工業廢棄物對熱值提高很大。焚燒廠的平均負荷率約為70%,已經有很多焚燒廠隨著資源化的回收,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目前,我國大陸也掀起了垃圾焚燒廠建設的高潮,一大批項目簽約,逐步投入建設中。在建設運營過程中,我們可以效仿臺灣垃圾焚燒廠的一些經驗,如通過處理部分一般工業固廢(約20%),提高垃圾焚燒廠的負荷率。
目前,我國的垃圾焚燒廠建設、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城多廠、一址多廠、超大焚燒廠等特點。隨著污染物控制標準、監管標準、焚燒技術規范等業內標準的修訂,垃圾焚燒領域將得以進一步規范。通過實踐,我們也發現,最先進的技術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技術。最佳適宜技術是需要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我們提出的清潔焚燒,就是想借鑒歐洲最佳可行性技術(BAT)理念和實踐,系統分析現有焚燒生產線的各個生產環節,找到適合國情的技術。
四、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將面臨全面轉型
2006-2014年,全國衛生填埋場能力也在逐年上升,到2015年,全國衛生填埋場數量1820座,其中城市620座,縣1200座。預計在十三五期間,城市填埋場數量不會有顯著增長,縣級填埋場數量還將有所增加;預計2020年,中國衛生填埋場總數將達到峰值2400座左右,再以后會略有減少,穩定在2000-2200座左右。
盡管填埋廠場的規模不會出現大幅增長,但其填埋物將會發生明顯變化。在未來,我國填埋廠場將會從常規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向生活垃圾焚燒殘渣衛生填埋轉型,填埋物將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后的穩定化飛灰和爐渣為主,填埋氣體將從可回收燃燒的高濃度有機氣體轉為低濃度的填埋氣體、硫化氫氣體等,滲濾液的處理方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這是填埋市場的轉折點,也是新契機。目前,國家正在編制生活垃圾焚燒殘渣衛生填埋場工程技術導則,適合的填埋場構造、適合的滲濾液處理技術、適合的防滲和排水系統將是日后技術發展的重點。
五、未來發展的十大方向
截止2015年11月30日,全國新三板上市企業共有4385個,其中環保相關的197個,固廢相關的20個。工業固廢與危廢、再生資源、污泥、有機垃圾、環衛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垃圾滲濾液處理、垃圾焚燒、垃圾填埋、垃圾處理、服務平臺等細分領域均有涉及。
不久前,為了投資拉動發展,國家發改委成立了一個專項基金,通過國開行、農開行發債,利率低,可用作資本金。這項基金在半年時間內就發了8000多億。這個基金的意向領域有五大類、34項,其中包含垃圾處理。
上述可見固廢領域發展勢頭正盛,結合目前我國固廢領域各領域的發展現狀,未來行業或在以下十大方向進行突破發展:
1、資源回收。中國生活垃圾資源回收率約為32%,以市場化回收方式為主,主要由個人或企業進行回收,回收量約為1.2億噸/年,并未納入生活垃圾清運量統計。再生資源價格走低,再生資源市場低迷,“物聯網+”為市場帶來希望與機會。中國正在加強可降解有機垃圾和建筑垃圾的管理和處理。
2、收運范圍。中國生活垃圾收集范圍尚未覆蓋到全部國土范圍,仍有大量農村地區的垃圾和部分城市未得到有效收集,其數量大約有40萬噸/日。目前,住建部等多個部門正在大力加強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處理。
3、新建設施。絕大部分城市和大部分縣城的生活垃圾能夠得到有效收集,并在焚燒發電廠和衛生填埋場無害化處理。但是垃圾處理設施仍然有缺口,新建設施仍然是當前和下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4、焚燒比例。我國目前生活垃圾清運總量約為100萬噸/日。2020年,我國焚燒設施總能力可達40萬噸/日,2025年可達50萬噸/日。屆時,我國焚燒設施需求將達到相對穩定狀態。
5、填埋庫容。中國衛生填埋場的剩余庫容一直被忽視,目前正在借十三五規劃的機會完善數據統計,用以指導生活垃圾處理與管理。
6、設施升級。中國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衛生填埋場、焚燒發電廠)建設與發展非常快,有一些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方面均有較大提升空間。有許多老舊填埋場需要維護和更新,以免污染周邊環境。有一些早期建設的焚燒廠需要升級或重置。
7、收運市場。城鄉生活垃圾收運市場化趨勢明顯,傳統業務與資本市場逐漸對接,PPP模式開始廣泛應用。
8、智慧環衛。政府職能開始轉變,資源回收、垃圾收運、處理設施運行等各個環節都開始實施信息化監管與智慧決策。
9、低碳發展。我國政府關注低碳,正在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場。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碳排放也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0、走向國際。盡管我國垃圾處理問題沒有得到完全解決,但是一些中國企業已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并且已經在走向國際市場,包括:對外提供設計咨詢服務、對外輸出分焚燒裝備、對外投資建設垃圾焚燒廠、在海外并購廢棄物處理企業等。
【附】現場問答:
問1:您剛剛提到危險廢棄物板塊這個版塊,想問下這一塊的目前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回收怎么樣?
答:危險廢棄物正在逐步成為熱點,很多生活垃圾處理企業也正在轉入這個行業。但當前,很多危廢集中處理規劃實施不理想,目前已經放開補點,以后建設會越來越多。此外,危險廢棄物處理的收費和利潤空間都會明顯生活垃圾,所以未來前景應當不錯。
問2:您剛剛提到,農村的垃圾處理市場,國家未來會有很大發展。您覺得下一步農村市場的投資和利潤的來源會在哪兒?會不會向農村收取處理費用來支持市場運營?
答:目前農村垃圾處理方面以政府投資為主。前段時間有人質疑住建部在標準文件中提出技術招標主要用國企,這其實不是排斥民企,只是反映了目前還是政府投資。目前,農村這一環節還是以收集工作為主體,集中后送到市縣集中處理。
問3:生活垃圾收運這一塊,沒有可能成為新的市場?前段時間看到數據稱,北京的垃圾收運成本達到了700元每噸,是否會成為新的利潤點?
答:收運一定是很重要的市場化的點。國外很多大公司都是以收運起家的。雖然這個領域技術水平和利潤不算很高,但量可以得到保障。
問4:您對餐廚垃圾處理有什么要的展望?
答:國家非常重視餐廚垃圾這一塊,已經已有了5批試點,100個項目。但目前位置,還沒有形成大家公認的成熟的技術路線。相信隨著試點項目的進一步探索和改進,餐廚市場會得到更好的發展。
本次論壇,E20環境平臺正在進行“第一現場?直播報道”,更多精彩內容可直接瀏覽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論壇專題直播網頁:,或者關注E20水網固廢網微信公眾號(chinawaternet)“第一現場”欄目。
編輯:李艷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