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07 16:30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李曉佳
2000 —2003 年,杭州錦江集團進一步開展了城市生活垃圾燃燒特性的評價、概括和預測,建設了菏澤、鄭州、蕪湖、嘉興步云、杭州喬司等垃圾焚燒發電廠,并順利實現了垃圾焚燒發電產業化推廣應用。2004 —2006 年,杭州錦江集團與浙江大學等科研單位繼續緊密合作,不斷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發電技術。
在堅持流化床技術的道路上,有很多質疑之聲。王元珞回憶,這項完全國產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發展很艱難。但也正因為難,才讓堅持變得那么可貴。2014 年,《生
活垃圾流化床焚燒工程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出臺,讓流化床垃圾焚燒正式得到國家承認,開始步入更規范、健康的發展道路。王元珞很欣慰,《導則》的出臺,
是國家對流化床焚燒技術的肯定。選擇了,就要堅持走下去。或許,這也是王元珞一直堅持與“垃圾”打交道的原因。
今年是她和錦江集團一起踐行垃圾焚燒產業化道路的第17 個年頭。集團已經擁有垃圾焚燒電廠和資源綜合性電廠逾30 家,分別在2012、2013 年第一、第二屆中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招標采購評價推介活動中一舉獲得“中國十大
最具投標實力垃圾焚燒發電企業”、“中國垃圾焚燒發電杰出貢獻企業”等13 個獎項,成為了國內名副其實的垃圾發電大王。經過了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王元珞對垃圾資源化處理的追求卻始終沒有改變。近年來,錦江集團又積極投身于構建藍色垃圾焚燒電
廠之路,將藍色理念注入到垃圾電廠的建設與運行中,提出了近零排放的發展目標。
2014 年,錦江集團與10 家行業領先者倡導發起藍色焚燒,踐行藍色焚燒1.0。但在實踐中,也在不斷的完善和提升。追求近零排放、極致化焚燒,需要成本增加,在低價中標的環境里,考慮不斷提高爐子的效能,空間有限。對此,王元珞感知到藍色焚燒2.0 時代的到來。
近來,王元珞的一次歐洲之行,給她帶來了新的靈感。在歐洲學習、參觀過程中,她感受到真正的極致化應該是垃圾的無害化以及資源的高效利用。在國外,垃圾焚燒的后端(高效的焚燒爐)一般不變,而是對前端進行處理以適應后端需求,邏輯簡單卻焚燒效率高。王元珞認為,關于“垃圾焚燒”某些觀念需要改進,我們是用鍋子去適應千變萬化的垃圾,而歐洲的焚燒理念不再是鍋爐怎樣適應垃圾,而是垃圾怎么適應鍋爐。在歐洲,很多垃圾都是經過預處理成為燃料才進焚燒廠的。她認為當前歐洲的先進經驗恰好在資源化、高效利用方面與藍色垃圾焚燒2.0 概念的生態循環、極致化追求相吻合。
垃圾里面的東西不應該簡單焚燒,燒是最低級的利用。把垃圾看成是一種資源,通過技術將垃圾完善成為一種合理的可用資源,一部分是燃料資源而且還是清潔能源,一部分是可用資源,實現再利用,就是循環經濟。未來可能是垃圾電廠走向高效的生物質電廠。
目前,王元珞也正帶領錦江向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創造。在采訪王元珞之前,我們參觀了杭州蕭山垃圾焚燒發電廠,實地感受了錦江垃圾焚燒的極致化追求。這個垃圾發電廠是錦江集團的代表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之一,采用浙江大學和錦江共同開發的“異重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技術”。從外觀上看,它不像是一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但它的內部卻有著精細化的焚燒處理系統,“水、氣、渣”處理各環節都經得住考驗。不僅所有系統全自動、智能化運行,而且廢水達到零排放,做到自“產”自“銷”。焚燒產生的爐渣用來制磚,真正做到從“廢”變“寶”。排氣標準實現實時監測,比標準更嚴。明年,錦江還將從芬蘭全套進口預處理設備,讓垃圾在前端實現充分分類,所有的鐵器、陶瓷等不可燃的垃圾都在前端選出來,做到前端的資源化利用。
“事實上,杭州錦江的產業思路已經從今年4 月份開始全面調整、轉型。”王元珞說,“目前的理論是能夠在垃圾處理的前端做到極致化,在后端做到進一步提升。”追求垃圾焚燒的“極致化”,就是要在垃圾處理資源化的前提下,做好垃圾處理的減量化和無害化利用。未來她仍然堅持要把流化床做好,一步一個腳印,把它做到極致。當然,王元珞也說,對于企業來講,極致化并不是不顧成本的做到最好,而一定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要做到最好。極致化不能忽視企業的利潤,因為企業的利潤一定是健康發展的根基。“極致化是一個市場概念,一定是健康的、良性的發展。”
做事業經理人而不是職業經理人
一直見證王元珞成長的鈄正剛董事長,對她沒有過多評價,“不要問我怎么評價,大家看事兒就好。事兒是人做的,看到了事兒,就看到了人。”王元珞身上散發出的氣質,也是錦江的企業氣質,在眾多的評價中,她更喜歡“事業經理人”這個定位。2011 年她被浙江省評為十大事業經理人之一,在評委會給王元珞的評語中,強調事業經理人形象在王元珞身上再合適不過。王元珞說:“我確實是把工作當成事業在做,職業經理人和事業經理人的思維方法不同,職業經理人更多的是去完成任務。而事業經理人更要求有一顆感恩的心,不僅對企業的戰略發展負責,也對環境負責。”
錦江走過的32 年中,風風雨雨,也遇到很多挫折。在最艱難的時候,王元珞仍然選擇堅持,多年后,回想起來,她說,這種堅持,來源于對錦江的信任和她對這份事業的執著。
2009 年,錦江集團發展遇到了巨大的瓶頸,企業凝聚力受到了很大影響。2011 年,王元珞決定開展企業文化宣傳,重點落在錦江的發展歷史上,希望每一位員工能夠熱愛錦江,相信錦江。整個內容,王元珞講了快四個多小時。最后還把這次講話刻成盤,在員工之間傳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是這次對企業文化宣傳,給了很多員工信心,決定繼續留下來與錦江一起成長和進步。
在王元珞辦公室旁的會客室內,“有容乃大”幾個大字很是醒目。“為正則剛,有容乃大”正是錦江集團企業文化的提煉,“為正”“有容”也已經深深根植在王元珞的思想理念中。“這八個字的分量很重。”王元珞坦言,這種文化理念,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鈄總的領導和感染。所謂正,就是正確。對錦江來說,最重要的是思維方式的正確。而容,并不是無所不包、藏污納垢,也不是片面求大、大而無當。而是要以一種包容天下的胸懷,努力開闊自己的視野和心胸,做到包容與寬容。
編輯:成苗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