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18 10:00
來源:中國大氣網
作者:陳丹丹
前些日子,北京大氣污染治理的“最大罰單”和首張“翻倍罰單”,讓大氣治理再度引發關注。實際上,“翻倍罰單”并不是北京的“專利”—— 當“喂人民服霧”在今年廣泛流傳的時候,大氣污染防治也在各地全面展開:露天刷漆、工地揚塵、閑置處理設施等都被納入嚴格管理,《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罰款上不封頂,并開出60萬的處罰大單。而在西安,因治霾不力,四名區級領導被約談,另有干部被撤職。這些,都顯示了各地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的決心。
1、 北京大氣污防條例發布后首張罰單:宏翔鴻熱力公司因超標排放被罰十萬元
據北京環保局統計數據,今年以來,本市加大對環境污染源的監督檢查力度,尤其針對大氣污染源加強查處。1月至4月,全市共立案處罰環境違法行為652起,其中500起案件為大氣環境類違法。《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3月1日正式實施當日,北京市環保局在全市范圍開展“零點行動”,以燃煤鍋爐為重點,對以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單位進行突擊檢查,集中于燃煤鍋爐、混凝土攪拌站、餐飲業等重點行業。零點20分,執法人員在昌平北七家一家熱力公司鍋爐房內開出“大氣新法”實施以來的首個罰單。這家鍋爐房二氧化硫超標排放6倍,將被處以8萬至10萬罰款。
2、甘肅2014首張大氣罰單:太平洋投資有限公司未采取遮擋防塵措施被罰十萬元
《蘭州晚報》5月8日報道,甘肅太平洋投資有限公司瀝青攪拌站在拆除過程中,沒有采取防護降塵措施,致使大量粉塵直接排入大氣,而且現場無人監管。蘭州新區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小組調查認為,該公司在拆除瀝青攪拌站過程中沒有采取有效降塵措施和必要的防護措施,對蘭州新區及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性質較為惡劣。根據《蘭州市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相關規定,新區綜合執法局責令甘肅太平洋投資有限公司限期整改,并處罰金10萬元。這也成為蘭州新區綜合執法局開出2014年首張大氣污染大額罰單。
3、沈陽2014首起環境強制案:中南熱力擅自閑置治理設施被罰10萬元
6月23日,沈陽市環保局公布了今年首起環境強制執行案。今年3月6日,沈陽市環保局環境監察支隊在對沈陽中南熱力有限公司檢查中,發現該企業涉嫌存在擅自閑置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對該企業處以5萬元行政處罰。在法定時限內,該企業當事人既未申請行政復議,也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并拒不履行相關行政處罰決定,被法院強制執行繳納“雙罰款”10萬元。
4、 北京大氣污染最高罰單:違法公司露天刷漆屢禁不止被罰60萬
因為進行露天刷漆作業屢禁不止。依據新條例,7月7日,北京市環保局向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公司送達處罰書,罰金60萬元。這是大氣條例實施以來北京開出的首張“二次違法加倍處罰”罰單,和首張“罰無上限”罰單開出,也是北京大氣類違法行為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張罰單。
5、西安18人治霾不力受處分 4名區級領導被約談
去年西安市投入大氣污染防治資金27.7億元,是2012年的40倍,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時每月對各區縣、開發區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打分排名,對排名靠后的單位進行責任追究。據《西安日報》7月9日報道,去年有4名區級領導被約談,有6人被處分,有11人被誡勉談話, 1人被撤職。在此之前,2014年3月19日至4月3日,陜西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環境執法人員對關中地區6市2區的85家大氣工業污染源企業的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環評三同時執行情況、落實產業政策及淘汰落后產能等情況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62家企業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6、鄭州市對工地揚塵動“真格” 首批共計70萬元罰單當日開出
據了解,施工揚塵對鄭州市霧霾的“貢獻率”已近三成。7月15日,鄭州市對PM10的重要來源——工地揚塵動“真格”,正式啟動針對工地揚塵治理的專項督導行動。首日就有二七、管城、高新、惠濟、經開5個區 (管委會)管轄的7家工地被查,首批每個工地10萬元、共計70萬元的行政扣款罰單當日開出。下一步,鄭州將針對拆遷、建筑等工地揚塵的督導行動將持續進行,形成常態化治理模式。
編輯:陳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