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21 17:0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劉永麗
“我國餐廚垃圾處理工作的總體進程不盡如人意,已立項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進度較緩,各技術路線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日趨成熟。”近日,在“2013(第七屆)固廢戰略論壇”上,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任連海對餐廚廢棄物處理技術路線進行了全面分析。
任連海介紹,中國餐廚廢棄物產生量大、面廣,成分復雜、含水率、含油率高,有機質含量高,處理難度大。填埋、焚燒、堆肥等傳統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不適用于餐廚廢棄物的處理。
餐廚垃圾進入填埋場后,會引發滲濾液水質水量問題、異味問題等;我國的餐廚垃圾也不適合焚燒處理,高含水率會影響垃圾熱值,且會產生垃圾貯存倉滲濾液問題;而餐廚垃圾進行堆肥會存在較為嚴重的臭氣問題、滅菌問題、銷售問題等。
任連海指出,垃圾產生情況、政策導向與經濟狀況不同,導致國外處理處置的技術導向也與中國有區別。在國外以減量化、無害化為主,多采用破碎、焚燒等處理方式,而在我國,則要求實現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循環利用。目前全國范圍內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大氛圍已基本形成。
現有餐廚廢棄物處理技術包括預處理技術、好氧堆肥技術、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厭氧發酵技術、飼料化技術、廢油深加工技術等。據統計,在全國77個餐廚垃圾處理項目中,有53個項目采用了厭氧處理方式。
任連海認為,厭氧發酵技術可以實現垃圾能源化,符合國家能源政策, “十三五”期間科技部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加強生物質燃料的研發。此外,該技術運行成本較低。
但厭氧發酵技術在前期建設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工程占地面積大、投資高、啟動時間長等,沼氣出路也有待解決。目前來看,沼氣的出路不外乎三種:發電并網、車用燃氣、壓縮天然氣。在小型城市可以實現發電并網,但在大城市較為困難。而車用燃氣提純、沼氣凈化的設施可能比較復雜。壓縮天然氣需要鋪設管道,還需要進行提純、脫碳、脫硫等。
另外,厭氧發酵技術操作條件比較苛刻,對餐廚垃圾的碳氮比、均質化、溫度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該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進。發酵產生的沼渣和沼液還需要再進一步做處理。
總的來講,任連海說,我國餐廚廢棄物處理技術路線已較為成熟,各種技術路線在實踐當中不斷改進,日趨成熟,也已經出現一批先驅企業探索出可靠的模式供借鑒。
編輯:卜李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