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6-14 17: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楊瑞雪
隨著我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與公眾環保要求逐漸提高,我國環境產業進入技術創新的時代,力圖通過環境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尋求破解環境問題之道。6月28日-29日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舉行的以“技術助力產業升級”為主題的環境領域技術交流盛會——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將聚焦環境技術問題,深度思考環境產業技術發展,以推動環境科技發展,助力產業升級。
本屆技術論壇采取1+3的形式,圍繞水和固廢兩個領域,針對技術交流和市場促進展開研討。第二天(6月29日)的“固廢處理處置技術深度論壇”,將緊扣固廢產業升級的技術創新,邀請固廢領域的資深專家和精英企業家共同剖析行業技術發展方向與優秀技術解決方案。論壇將集結垃圾焚燒、土壤修復、餐廚垃圾處置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四大焦點領域技術解決方案,全景呈現固廢行業技術全貌。
垃圾焚燒
關鍵詞:排放標準 經濟性 清潔燃燒
2012年以來,受國家利好政策影響,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如日中天。2012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提高了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經濟性的同時,補貼標準也對垃圾焚燒工程的技術提出嚴格要求。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有效支撐垃圾焚燒工程項目,同時實現垃圾焚燒的經濟性與清潔性?
論壇第一單元將關注垃圾焚燒清潔燃燒,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聶永峰、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晶昊、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白良成三位權威專家將圍繞垃圾焚燒的排放標準、經濟性、清潔燃燒分享專業觀點,并攜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代表企業共同探討全面提高垃圾焚燒處理技術水平的技術方案。
垃圾滲濾液處理
關鍵詞:低能耗 減量化 組合工藝
據悉,目前垃圾滲濾液日均產生量已超過12萬噸,垃圾滲濾液達標處理已經刻不容緩。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市場需求至少有100億,年均增長率不會低于30%。2008年,《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的頒布實施,從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垃圾滲濾液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
垃圾滲濾液成份復雜,處理難度高,一直以來成本問題是困擾滲濾液處理發展的瓶頸。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垃圾滲濾液處理低能耗,成為當前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論壇第二單元將邀請上海環境衛生研究院院長張益及業內領先企業代表,聚焦垃圾滲濾液處理,研究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垃圾滲濾液處理的低能耗、資源化、減量化水平,并分享膜處理、組合工藝等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創新技術與應用。
土壤修復及重金屬污染治理
關鍵詞:風險評估 功能恢復 面源治理
近期湖南“鎘大米”事件再次引發一場重金屬污染危機,折射出我國已十分嚴峻的土壤污染形勢。2010年發布的《我國稻米質量安全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稱,我國1/5的耕地受重金屬污染,其中絕大部分為重金屬污染。日前,記者從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我國正在繪制土壤重金屬“人類污染圖”,這是中國首次大規模地系統性地繪制土壤重金屬污染圖。
日趨嚴重的土壤污染,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土壤修復市場開始啟動。“十二五”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未來市場空間還將持續擴大。但我國污染土地修復治理難度大、技術復雜,面臨著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正在編制《歷史遺留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本屆論壇上,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姜林將對報告編制要點進行介紹與分析,這個新興市場的先驅企業也將以案例分享展開討論,探索治理技術系統性解決方案。
餐廚垃圾處理處置
關鍵詞:行業標準 新技術應用 資源化利用
在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對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管理和利用的政策支持下,全國范圍內的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大氛圍已基本形成。但我國城市餐廚垃圾處理能力仍然相對落后,除了需要解決收運、管理等難題,更需突破關鍵技術。日前,由城市建設研究院負責主編的《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CJJ184-2012)于2013年5月1日起實施。
《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規范》為行業標準,是我國首部規范餐廚垃圾處理的技術規范。如何通過技術創新響應行業標準?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如何實現創新?論壇第四單元將目光轉向餐廚垃圾處理處置這一固廢市場熱點,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任連海、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李秀金等行業專家將對餐廚垃圾處理技術路線與應用方案進行專業分析與評點。
另外,2013(第七屆)環境技術論壇作為環境產業最專業、系統、權威的技術峰會,在聚焦環境技術問題的同時,還將匯集金融行業專家,為企業搭建資本溝通橋梁,促進產業合作與資本對接,實現技術型企業與資本機構共贏。
編輯:楊瑞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