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10-31 09:00
來源:中國上海網
濕垃圾變肥料,將成為上海市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徑之一。在10月30日舉行的“生活垃圾‘三化’處理”市政協年末視察中,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局介紹,上海在前期試點基礎上,將重點對一些較為成熟有效的技術進行驗證,加快確定符合上海市實際的濕垃圾處置主要技術路徑,同時開展餐廚垃圾制作非農用肥料技術研究,力爭在明年上半年形成相應標準初稿。
上海市綠化市容管理局負責人座談時表示,上海市目前約有700噸/日的單位餐廚垃圾、445噸/日的菜場垃圾和居民分類廚余果皮被有效處置,產品主要用于飼料添加劑、有機肥料介質等。在技術方面,他們將對目前一些濕垃圾處置試點進行評估,重點對厭氧產沼和好氧堆肥等較為有效成熟的技術進行驗證,并將加快確定符合本市實際的主要技術路徑。同時,市區將加強聯手,形成市級大型處置設施集中處置和區縣中小型處置設施分散處置相結合并以分散處置為主的濕垃圾處置模式。
該負責人還表示,將在區域排污管道條件許可的地區,推進新建全裝修住宅和部分試點地區配置廚余果皮粉碎機,并擬將家用廚余粉碎機納入今年修訂的本市《住宅設計標準》。
編輯:楊瑞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