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1-11 15:27
來源:中國經濟網
北京1月10日有超過100架次的進出港航班因為籠罩全城的大霧而延誤或取消。中央氣象臺稱大霧籠罩京城,局部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北京官方數據認定空氣質量屬于“良”。
法新社報道稱,擁有自己的污染監測體系的美國大使館說,在10日上午的大部分時間里,北京空氣中最小最危險的顆粒物濃度“超出指數范圍”。
隨著越來越多的北京居民為自己的健康感到擔憂,美國大使館監測結果與北京官方污染數據經常不一致的情況引發了很大爭議。
報道稱,為了應對公眾的擔憂,北京市環境保護局上周表示,將在1月23日春節前公布綜合觀測實驗室的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但這項監測工作尚未啟動。
目前,官方所提供的空氣質量信息的依據是被稱為PM10的直徑在10微米及以下的顆粒物濃度。
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組織將北京列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而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與日俱增的能源消耗量(其中大部分仍源自燃煤)和汽車保有量。
北京市政府2011年12月宣布,截至2011年12月17日,北京市2011年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累計達到274天,完成了北京市政府2011年初確定的任務。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