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11-07 09:1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成楊
我國垃圾處理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據中國固廢網《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行業投資分析報告》預測,到2015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將達到1.84億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至少達到82%,無害化處理量達到1.51億噸。中投顧問也發布報告表示,現在我國的垃圾處理市場已經從導入期進入到成長期,并逐步向成熟期邁進。市場的日益繁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主體進入,整體環境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中國環境保護公司(以下簡稱“中環公司”)是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自2000年前后確立了公司的發展方向之后,在固廢、可再生能源、工業余氣余熱綜合利用等主營業務上取得長足發展,見證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變化,對垃圾焚燒市場現狀做了深入思考。
垃圾發電市場面臨四大難題
中環公司總經理劉健平日前告訴中國固廢網,根據現階段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及公司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運營情況來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面臨著諸多問題:
首先,行業面臨生存危機,過度競爭引起的系列不良后果。上網電價和垃圾處置費偏低影響企業正常運營。
其次,行業缺乏準入門檻,最低價中標導致惡性競爭。我國目前并沒有行業準入門檻,加之部分地方政府過分追求性價比,采取最低價中標的招標方式,導致出現惡性競爭苗頭。
再次,垃圾焚燒產業缺乏近期及中遠期的發展規劃,在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和管理方面缺乏經驗。許多城市在籌建垃圾焚燒發電廠時,并沒有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統一規劃布局政策,也缺乏有力的行業扶持政策,各行政區可以自行規劃和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其投資主體、籌資方式、工藝技術選擇和建設標準都沒有統一的確定原則。這不可避免地造成資金和技術力量分散以及重復建設,加上布局的不合理,給項目的后續經營管理和技術選型等都帶來諸多問題,不利于形成規?;a業。
最后,產業的扶持優惠政策缺少剛性,缺乏具體執行條例。一方面有關優惠政策的出臺往往落后于產業政策,另一方面國家的鼓勵政策在地方政府多數尚未得到有效落實,企業對項目投資存在很大風險。
三項建議力促產業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中環公司也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產業結構政策要進一步強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將垃圾發電產業納入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推選一批裝備制造業進入垃圾發電配套服務領域,提高垃圾發電在垃圾處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技術政策亟待規范完善。加快制定垃圾發電的技術標準和專業規范;在設備制造、工藝流程、工程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的各個層面提供明確的技術標準和專業規范;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關鍵技術的研發。
第三,加強監管和行業管理,避免惡性競爭。
作為“國”字號企業,劉健平強調,在企業自身發展中不斷踐行社會責任是中環公司的一貫宗旨,從固廢項目的服務質量到日常的社會公益活動,中環公司將一如既往肩負起國家級環保企業的重任,為兩型社會的建設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鏈接:
12月2日-3日,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環境學院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11(第五屆)固廢戰略論壇”將在北京新大都飯店召開。會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所長王琪將就“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制定與產業機遇 ”做主題發言,此外,企業代表也講究垃圾焚燒發電實踐、滲濾液處理方案、焚燒飛灰的處理展開討論,敬請關注!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