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10-25 13:46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潘園園
這兩天,福州市倉山區三盛巴厘島小區的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里的垃圾箱“變臉”了——原本“通吃”的綠皮大桶,被不同顏色的垃圾分類箱取代,箱子上分別標注著“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今年初以來,我省加快推進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目前,已確定首批43個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三盛巴厘島就是其中之一。
“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23日,由省住建廳、福州市容管理局、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等舉辦的城市垃圾分類志愿者巡回服務活動在三盛巴厘島小區啟動,環保志愿者挨家挨戶進行垃圾分類問卷調查和環保宣講,發放干濕分類兩色垃圾袋、居民生活垃圾指導手冊。
“破解垃圾‘圍城’,必須從源頭‘瘦身’。”省環保志愿者協會有關負責人說,2010年全省城市垃圾清運量達到567.67萬噸,由于垃圾量激增、土地資源緊張,以填埋為主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置方式已捉襟見肘,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更加迫切,而分類處理是減量化、資源化的最有效舉措。今后3個月,環保志愿者將到試點小區,指導物業公司及開發單位等將垃圾分類納入日常管理和服務。
據了解,省政府日前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各設區市每年要確定不少于20個的垃圾分類試點生活小區和機關單位;到2015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其中,福、廈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所有設區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福、廈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比例達到30%,其中,福廈兩市達到50%。
福州市環衛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城市垃圾分類收集需要建設、環保、規劃等部門與物業公司、環保志愿者組織等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他透露,目前,福州市正在加緊制定城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置管理辦法。(記者 潘園園 通訊員 吳喜達)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