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8-30 17:37
來源:人民網
28日,廈門卓越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用玻璃燒杯展示了一杯原料“地溝油”(使用過的食用油)和一杯成品生物柴油,相比之下,“地溝油”呈渾濁的黑褐色,并有酸腐臭味,而生物柴油色澤透明澄凈,略帶芳香氣味。
在各地仍在為“地溝油”回流餐桌傷透腦筋時,這家公司利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和連續自動生產設備,從1噸“地溝油”中提煉出980公斤的清潔液體燃料——生物柴油。
這一項目連續被列入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和“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目前,公司在閩西龍巖、廈門等地擁有3家生產工廠,年提煉生物柴油量逾10萬噸。“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的轉化率由最初的70%-80%提高到目前的98%。
每噸比化石柴油便宜近1000元
福建省有關主管部門組織的專家鑒定表明,卓越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的生物柴油“具備了0號柴油內燃機燃料的性能要求,是一種清潔液體燃料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上海內燃機科研所的專家指出,這種生物柴油含硫數值比0號化石柴油低得多,16烷值比化石柴油更高,不含芳烴和重金屬,含氧值高,能保證燃燒充分,不產生污染。
公司生產所用的原料“地溝油”主要收購自上海、北京、廈門等大中城市。福建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說,隨著餐飲業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國內餐飲業目前年均消耗動植物油脂達2200萬噸以上,每年產生的廢棄油脂也高達200萬噸以上。如果這些廢棄油脂都被順利回收,并變廢為寶,不僅可有效堵截其回流餐桌,也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開辟一條新路。
業內人士說,目前,收購一噸“地溝油”需要5500元左右,提煉加工成生物柴油直接成本為每噸7000元,產品市場售價為每噸8000元,比化石柴油便宜近1000元。
“地溝油”做成飛機燃料從荷蘭成功飛到巴黎
6月29日,隨著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波音737-800型飛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發,飛往巴黎戴高樂機場。荷航由此成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進行商業飛行的航空公司。
荷航旗下的SkyNRG公司發現,炒菜后剩下的植物油(中國俗稱“地溝油”)如果處理得好,可以成為很好的生物燃料原料。SkyNRG公司先將“地溝油”進行脫氧處理,然后進行一系列的有機化學過程,使它脫胎換骨,成為他們需要的“可再生飛行燃料”。
荷航說,這種生物煤油以特殊技術從“地溝油”中提煉出來,其技術標準與普通的航空煤油一樣,不需要對現有飛機發動機進行改造。由于這種生物煤油利用“地溝油”而并非以糧食提煉,對糧食安全也不會造成影響。
制造這種新型燃料的成本可能是普通飛機燃油的3倍之多。雖然成本猛增,但更高效、更綠色。
自2007年以來,荷航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生物燃料的開發。荷航宣布,他們即將獲得使用生物煤油進行商業飛行的正式認可,這將把全世界“帶入一個新階段”。到今年9月,在阿姆斯特丹往返巴黎的200多個定期航班上,將正式使用生物燃料作為動力。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