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資源短缺問題日益突出,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因此,廢棄物循環利用問題得到了我國高度的重視。與此同時,針對廢棄物處置問題,政府也應建立健全保障機制與執行政策。
據世界銀行《促進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研究》報告稱,中國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主體大多是分散的,規模較小的個體和民營企業,并且已經建立了一套分工細致、專業化很強的廢棄物收集和循環利用市場體系,對廢棄物再資源化的利用已經基本達到飽和。由于國內廢棄物回收集中程度低,技術比較落后,環境意識差等原因,廢棄物質循環利用中的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許多企業靠進口廢棄物開展循環利用的生產活動,使得中國廢棄物進口量不斷加大,一些地區甚至成為國際廢棄物的重要循環加工基地和最終處置場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
目前,中國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中環境利益得不到保障,難以實現環境無害化的生產和處置,政府監管不力和政策不配套是主要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廢棄物循環利用環境監管體制不健全,多頭管理、責任不明,政企不分,效率低下。二是缺乏完善的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和安全處置的專項法和行業標準,政府管理與引導缺乏法律依據。同時,廢棄物回收、循環利用缺少各類規范和標準,使政府監管沒有依據,無從下手。三是技術研發政策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技術支撐平臺。中國廢棄物利用行業技術長期在低水平徘徊,環境危害大。四是缺乏健全的廢棄物全過程環境管理。目前中國固體廢棄物問題的對策、資金及技術等都主要側重末端環節,缺乏前端和全過程的管理政策。五是缺乏有效的促進廢棄物循環利用和安全處置的經濟激勵政策。廢棄物利用過程中的環境安全處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需要對安全循環利用和處置廢棄物的企業給予經濟激勵,對產生廢棄物的有關個人和團體征收無害化處置費。但中國目前這類激勵政策還很缺乏。
編輯:姚森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