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路過廣西凌云縣泗城鎮洋妹村村民萬秀芳家的庭院看到,這里果樹成蔭,果林下雞鵝成群,豬圈里十幾頭肥豬正在鼾睡。萬秀芳說:“我家在豬圈旁建了一座沼氣池,豬糞可做沼氣料,沼氣不僅可用照明做飯、節省勞力和開支,沼氣液還可給蔬菜、果樹施肥,果林下還可養雞,這種“循環經濟”模式每年綜合收入達3萬多元。”
近幾年來,泗城鎮大力發展 “循環經濟”,采取“豬+沼氣+果蔬+禽”的庭院經濟模式。在全鎮18個村全面推行沼氣池技術,與改廚、改廁、改欄“三改”相結合,同時在庭院大力發展種植優質牛心李、椪柑、葡萄、大果枇把等水果。為使廣大農民掌握生態種養技術,該鎮舉辦了沼氣池建設技術、優質水果種植、蔬菜栽培和養豬技術等培訓班18期,培訓農民3000多人次。據統計,目前,全鎮18個村建有沼氣池4300多座,農戶使用沼氣液給果蔬施肥,再利用果林下養雞,每年戶均增收2000多元,每年為農民帶來直接經濟效益600多萬元。(楊秀錕)
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