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8-11-19 16:05
來源:中國固廢網
衛生填埋標準不應搞“一刀切”
在垃圾混雜收集的現狀下,垃圾填埋仍是我國大部分地方首選的垃圾處理方式。徐文龍表示,我國垃圾填埋廠的處理量在增加,單個廠的處理規模在加大。再一輪垃圾填埋廠的建設高潮還會來到。同時,今后相當一段時期衛生填埋仍然會有比較大的發展力度。
在“2008中國固廢高級論壇”上,徐文龍說到,現在我國的生活垃圾填埋標準都是統一的。但對于一個環境條件各異的國家來說,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和要求,就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像新疆,當地的工作人員就反應,國家的標準在當地很不適用。新疆一些地區地下水很貧瘠,但按照國家標準也一定要鋪上固定層數的防滲膜,來防止垃圾滲濾液對地下水的污染。國家的“嚴要求”,并未考慮各地的實際情況。
對此,徐文龍表示,衛生填埋標準不應搞“一刀切”,他透露,我國正在做針對不同地區的垃圾填埋標準。
舊標準修訂與新技術發展 關系仍要思辨
談到現行標準的進一步完善,一些與會代表對于我國垃圾處理處置標準過分“教條化”的現狀表示質疑:標準若嚴格規定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會限制新技術的發展。其建議應將標準制訂的著眼點放在處理結果,而非過程。
對此,徐文龍承認我國現行的一些標準規范和技術政策的制訂基于垃圾處理市場不規范時期,一些嚴格規定的政策的出臺是為了更好地規范市場。而隨著市場的發展,新技術正層出不窮,一些新理念也正不斷涌出,標準、政策也正在不斷地進行調整。
徐文龍指出,除一些技術規范在更新外,環保部也出臺了污染控制標準,建設部也正在就垃圾處理的結果評價制作各種等級,像無害化的效果等級評估等等。這說明中央政府在政策法規的制訂上是有導向的。
談到新技術的發展,徐文龍表示,政策標準的制訂不排斥新技術,但現在魚龍混雜的技術狀況,對政府的決策勢必造成一些混亂。所以政策標準的制訂還需循序漸進。(中國固廢網 張倩)
編輯:張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