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09-10 11:18
來源:京華時報
昨天,由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第十二屆“綠色中國論壇”在京召開。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在會上首次提出全新的環境經濟政策架構和路線圖,并稱下一步將聯合財政部、保監會、證監會等部門一起推出環境財稅政策、綠色保險、環境污染責任險等措施,以嚴控當前污染高發的局面。
潘岳說,我國此前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環保風暴”,但收效有限,“風暴”沒有形成一種制度性的措施來約束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因此,我國提出采取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來解決當前的環境問題。即將出臺的環境經濟政策有望解決這一弊端。
環境經濟政策是指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收費、保險等經濟手段,影響市場主體行為的政策手段。潘岳說,這些手段在國外并不是什么新東西,但在中國實施卻可以稱之為“環保新政”。他就此提出,下一步,環保總局將在與人民銀行、銀監會等合作的基礎上,擴大至與財政部、保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合作,聯合推出環境財稅政策、生態補償政策、綠色保險、環境污染責任險等措施。此外,還將聯合商務部,加強對出口企業環境管理,限制不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產品出口。
潘岳透露,該局將加緊與其他部門的合作,爭取在一年內聯合出臺若干項經濟政策;兩年內完成主要政策試點;四年內初步形成中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潘岳昨天還表態說,為了順利推行環境經濟政策,環保總局愿意配合任何一個宏觀部門和擁有環保權能的專業部門,在此過程中,環保總局絕不爭權。“所有的經濟政策,無論誰牽頭,誰主導,只要這個政策能實施,環保總局甘當配角,甘打下手”。
潘岳說,中國的環境問題迫在眉睫,中國之所以在實踐中遲遲沒有推行環境經濟政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涉及到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和各個地區之間的權能和利益調整。(記者夏命群)
編輯:王彩霞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