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9-18 16:39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任萌萌
2013年9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凸現了政府對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視。另外,近期我國從北到南、從西到東,黑龍江、貴州、四川、湖南、江蘇等地,無不遭受內澇襲擊。內澇背后,城市管網建設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如何實現排水管網投資以及管網高質量運營,是城市排水管理中的一大難題。在此背景下,2014年9月17日,E20環境平臺主辦第52期戰略沙龍,圍繞“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營管理”展開討論,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思路。來自政府、企業、科研單位的30位代表參加了本期沙龍,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巡視員張悅特邀出席。
典范案例,交流切磋
本期沙龍由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環境學院環保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主持。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副總監鄭瑞印、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院長佟慶遠分別帶來了主題分享。
薛濤從政策與產業背景、投資需求、建設與維護、管理現狀、PPP設想共五個方面對當前的管網現狀進行了介紹,引出了對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營與管理的探討。其后,鄭瑞印以其公司的“深圳龍崗區項目”為例,介紹了管網運行管理的“公私合作”所帶來的好處。佟慶遠介紹了其研究院的數據化管網管理系統,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澇工作的思路與對策。兩位代表在與大家分享排水管網運營管理的經驗與建議的同時,都從不同角度表達了排水管網普查、管線及時巡查等事項的重要性,強調了“資金投入”的決定性作用。
傅濤在本環節總結時,清晰闡述了“第三方治理”、“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特許經營”、“PPP”四個概念,強調四者各有差別的同時也存在著交集,尤其對于“政府是否是責任主體”有著不同的規定,需要企業與政府都有清晰的認知。
自由討論,迸發火花
主題分享之后進入自由討論階段,這是本次沙龍中迸發思想火花的精彩段落。各個專家學者、環保企業、技術公司紛紛發言,就城市排水管網中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措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對于當前中國管網建設與管理方面發展落后的情況,與會成員普遍認為其根源就在“資金”上,而資金不能落實又是因為“體制”的限制。面對此種情況,討論中一個新觀點誕生——在管網領域采取以結果為導向的“華爾街”式融資方式。張悅強調:企業中標管網項目,政府應該按運行與管理的結果給予補償,“政府要考慮‘三期’,即短期成效,長期發展,預期效益。”而企業也可以有效競爭,從中獲利。
沙龍討論上,與會代表對“雨污合流”、“污水廠與管網一體化”、“管網滲漏部分收費”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同時呼吁,政府責任主體地位應該得到強化,應推進管網普查有效進行,對于管網信息應該不斷積累、不斷更新,而且要對其有足夠的應用,推動各地不斷交流的同時,還要廣納國際先進技術與經驗,進而改觀中國管網的運行與管理。
當前排水管網專業化運營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卻也恰恰預示了其中的機遇,傅濤最后總結道:“尋找管網的正確出路,利用金融、信息化等各種工具,為管網的發展助力。”
本次環境戰略沙龍的參會機構包括: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E20環境平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建筑大學、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水協排水專業委員會、北京排水集團、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漢科環境科技集團、北京曉清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恩菲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合縱連橫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昊滄系統技術有限責任公司、Ramboll工程咨詢公司。
編輯:任萌萌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