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2-22 13:35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劉永麗
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國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寬。在被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相關利好政策漸次出臺后,環保產業已駛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相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先進環保技術,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產品及服務具有較低成本的競爭優勢,商務部、環保部等部門已明確提出實施戰略新興性企業“走出去”戰略,我國環保產業“走出去”已具備了較好的技術儲備和政策意愿。另外,國際經濟大環境也為我國環保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創造良好條件與機遇。
面對環保市場的全球化發展和國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市場趨于飽和的態勢,越來越多的環保企業將目光投向國際市場,諸如北控、桑德國際、鼎聯控股、津膜科技等企業紛紛邁出國門,拓展海外項目。
北控:實施區域發展戰略
北控自2009年5月開始與馬來西亞政府接觸。同年11月,以國家主席胡錦濤為首的代表團出訪馬來西亞,北控作為隨團出訪成員,與馬來西亞政府簽署了一份污水工程處理服務合作備忘錄,獲得雙方政府高度重視,進而,北控與馬來西亞政府間的水務項目升級到兩國政府間的高度上。
2011年11月3日,北控與馬來西亞能源、綠色科技及水務部簽定合同,負責建設吉隆坡Pantai第二地下污水處理廠,項目采用EPC模式,合同金額為25.48億港元。項目竣工日期定為2016年1月27日,包括4年半項目建設及2年項目營運期。這是一個地下式的污水項目,其結構設計上難度較大,到去年為止,設備采購部分已經完成,主體施工設計已接近尾聲,基坑處理、抗浮等工程正在施工。
北控進入國際市場走的是“區域發展”的道路,符合集團確立的“集中優勢資源打殲滅戰”的市場工作方針。
桑德:憑技術優勢走出國門
2009年7月29日,桑德國際接到沙特阿拉伯Jubail及Yanbu電力、水利公共事業公司轄下的TareeqAl-Matar第九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項目(EPC)正式中標通知書,合同總金額將達7億人民幣,標志著中國市場化的水務企業成功走向國際市場。
桑德此次能夠在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中中標,主要得益于較為先進的技術理念和合理的報價,以及在承接大型工程方面的經驗。2011年5月7日,桑德國際—中技聯合體獲得了由孟加拉吉大港水務局頒發的吉大港給水項目中標通知書。項目為新建30萬噸/日取水工程的土建、15萬噸/日的泵站和14.3萬噸/日給水廠建設,合同金額約為5000萬美元,是桑德國際獲得的又一大型國際EPC訂單。
鼎聯:美國上市成就本土化優勢
鼎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聯”)擁有國際水務市場上包括印度、卡塔爾、加拿大、墨西哥等地多個項目。
鼎聯于2009年9月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在美上市后的國際資本市場平臺為公司積聚了走出去的力量,這之中不僅是資金方面,也包括技術、交流渠道的升級,以及對新興市場信息靈敏度的提高。通過資本重組與有效并購,鼎聯得以高效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新的技術及解決方案得以有效應用;海外人才的匯集也為鼎聯快速打開國際市場、實現海外市場的本土化帶來優勢。
在印度項目中,高規格和系統工程的完整性得到體現,鼎聯通過與印度當地企業的合作,成功搭建了印度本地化執行團隊;卡塔爾項目是鼎聯在海水淡化領域的突破;墨西哥零排放項目的實施使鼎聯打開了北美市場。
津膜科技:“借力”起航“走出去”
二十一世紀初,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膜科技”)圍繞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與泰國國家科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建立長期合作協議,使我國的膜技術開始向海外輻射。2006年,津膜科技贏得法國威立雅水務集團“青睞”,與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近年來,津膜科技的產品和設備應用在水資源化領域的處理規模累計已超過300萬噸/日,產品已遠銷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目前,法國威立雅、德國西門子、以色列IDE和等跨國水務巨頭企業已成為津膜科技的合作伙伴。
上述系列動作,為津膜科技開拓國際市場和開啟“走出去”之路打下基礎。津膜科技近兩年參與了東盟地區各國環保及水處理市場,做了一些中小型的項目。
津膜科技認為,作為產品制造企業起家的津膜科技來說,單靠自我之力會有些力不從心。國際市場的開拓最關鍵的一點需要借力,依靠政府的支持,及國內其他企業拓展當地市場的經驗,須與目標國的本土企業建立良好合作關系。
將于2013年4月12日--13日舉辦的“2013(第十一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將就“環保產業走出去”話題進行深入探討,并分享相關案例,敬請關注!
編輯:劉永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