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7-07-17 10:46
來源:
作者: 徐冰冰
5月25日,以技術與模式創新——雙輪驅動農村污水處理為主題的2017(第三屆)環境施治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論壇中,E20研究院產業研究部經理井媛媛針對村鎮污水政策與市場進行了解析。
以下根據井媛媛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2016年E20研究院首次發布了《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分析報告》從政策、市場、技術、商業模式、競爭格局五大維度解析村鎮污水領域,認為村鎮污水處理行業正在“百慕大”中前行。2017年,在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等政策的指導下,村鎮污水治理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本次匯報將從三個緯度、兩大板塊,分別是需求側,交易側,供給側三個維度,鄉鎮和村兩大板塊進行2017年村鎮污水處理市場解析。
需求側
井媛媛主要從政策和市場兩個層面展開論述。
政策層面上,政策是釋放村鎮污水市場的源動力。與2016年相比,目前政策發展總方向與2016年保持一致,主要方向為建設美麗鄉村、城鄉環境公共服務均等化、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根本目標仍為改善農村環境質量。
在具體的政策變化方面,井媛媛從四個點展開說明。
污水處理率方面,“十二五”規劃要求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到30%,“十三五”規劃將比例提高至70%,提高了兩倍以上,且提出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因此該區域的市場釋放要快于其他區域。另外,據E20研究院統計,目前城市、縣城的處理率已超過90%,但建制鎮為30%,村污水處理率不足20%,未來的污水處理主戰場將從城市向村鎮轉移。
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十二五”規劃要求新增完成6萬個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十三五”規劃提高至13萬個。重點整治范圍方面,“十二五”規劃主要針對重點河流沿岸以及部分特區,“十三五”規劃優先整治南水北調東線中線水源地及其輸水沿線、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涉及880個縣(市、區),8.14萬個建制村,約占全國市場的58%。
執行措施方面,“十三五”規劃鼓勵在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領域采取 PPP 模式,完善商業模式,并且要求將項目成效評估考核的權利由地方上收到中央,表明了整治力度與決心。
此外,在村鎮污水治理標準方面,大部分項目仍采用《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據E20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村鎮小集中項目采用該標準的比例為96%,村鎮分散式項目采用該標準的比例為73%。但是,村鎮與城市在水質水量和經濟技術上都有很大差距,污水處理工藝也有很大差別,強行要求農村污水執行城鎮排放標準,對村鎮是一項沉重的負擔。
市場層面上,井媛媛從以下幾點進行解析。
首先,排水占總建設投入比例基本不變,污水占比明顯增加,表明在村鎮建設方面對污水治理的重視。
其次,鄉鎮生活污水的處理比例明顯高于村,2016年,鄉鎮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比例為18.8%,同期,村的處理比例為12.8%,高6個百分點,且處理比例增速亦快于村。
第三,村鎮污水處理廠總能力高于處理裝置總能力,據E20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村鎮污水廠處理總能力為1527萬立方米/日,處理裝置總能力為1315萬立方米/日。但村鎮污水處理裝置能力增速略高于污水廠。井媛媛在此處提到,村鎮污水治理,污水廠和處理裝置的選擇應因地制宜,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目前村鎮污水處理廠存在“建而不能用”的情況,其原因與排水管網增速與處理能力增速不匹配有關。據悉,排水管網與污水廠的建設投資為3:1, 管網的建設對村鎮污水治理投資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綜合以上市場現狀分析,井媛媛指出,據E20研究院測算, “十三五”期間 村鎮污水處理市場空間超 1400 億元。
交易側
交易側上,通過E20數據中心數據庫對村鎮項目的不完全統計,村鎮小集中以生物膜法為主,分散式技術中人工濕地凸顯。但同時指出村鎮的污水處理,在技術上仍存在爭議,技術的選擇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商業模式方面,村鎮小集中采用政府不建設不運營的比例最高,即BOT模式,占比達到48.1%;村鎮分散式采用政府建設不運營模式,即EPC+O,占比達63.51%。未來在政策的推動下,PPP模式是村鎮治理的發展方向。
在PPP項目分析,井媛媛指出,目前財政部PPP入庫項目落地率為31.6%,環保類項目落地率為15%,村鎮污水項目落地率為16.1%,略高于環保項目。投資回報率在6%-10%之間,未來在村鎮環境綜合治理趨勢下,在規模優勢等條件下,回報率或會有所提高。
但不容樂觀的是,村鎮項目前也面臨一些挑戰,主要是資金供給不足、項目模式設計、項目機制設計等問題。
供給側
在供給側層面,井媛媛表示,E20在《面向未來五年的戰略地圖》中將環境企業分為ABCD四大方陣,四大方陣企業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參與到村鎮污水治理項目中。村鎮污水治理供給方未來將形成兩大交易界面,第一交易界面是政府和AB及部分C類企業,第二交易界面為投資運營服務商和工程建設方及設備材料提供商。
編輯: 李丹
E20環境平臺水業研究中心負責人、首席行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