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北控水務李力:環境產業升級發展的思考和探索

時間: 2020-06-23 14:48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郭香蓮整理

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于生產力進步與資源環境的承載力。新時代的中國,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型,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已和土地、勞動、資本等要素一樣,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環境產業作為供給側升級迫在眉睫。在“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中,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總裁李力分享了對環境產業升級發展的思考和探索。 

1592612947799685.png

 環境產業升級背景

 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于生產力進步與資源環境的承載力。新時代的中國,正在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型,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已和土地、勞動、資本等要素一樣,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制約著產業發展的規模、布局、質量等。

 環境產業的升級既是經濟發展的外在需求,也是環境產業適應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主要包含產業升級三大引擎和產業升級三大方向。

 環境產業升級三大引擎

 環境產業升級三大引擎包括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提升這三方面。

 制度變革是環境產業升級的核心保障。2016年來,環境治理基礎制度系統性的大改革均已開啟,中國處于環保制度大變革時代。制度紅利的不斷釋放,將帶來環境公共產品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深化,由環境質量需求全面提升推動環境產業不斷加速發展。

 結構優化是環境產業升級的外在動力。由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國際化、流域升級等內容形成了環境產業升級的機構性動力。結構優化是通過對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通過充分發揮市場、科技、創新的作用,最終推動環保產業向專業化、市場化、現代化轉變。

 要素提升是環境產業升級的內在動力。資源、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都對環保行業影響深遠,諸如:信息化、大數據、新材料等這些要素的提升將積極影響整個環保行業的走向。

 環境產業升級三大方向

 形成新主體、培育新動能、發展新業態是產業升級的三個方向。

 新主體的形成主要是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合作,共同創造建立,實現政府引導、企業實施、社會參與,最終形成需求與供給一體的新局面,解決供需錯配、效能低下問題。

 在培育新動能方面,各環境企業需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讓生態環保產業成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發展新業態是發展整合新技術,進而綜合形成新業態,這主要表現在服務界面的升級上,包括廠網河湖流域升級、新農村建設、綠色園區等內容。

 三大引擎驅動環境產業升級

 驅動環境產業升級的三大引擎主要包括: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

 制度變革

制度驅動主要包括政策驅動和問題驅動。政策驅動主要是指治水攻堅通過類似“水十條”等文件約束已變為一項剛性任務;問題驅動是指城市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瓶頸,迫切需要解決。

 政策驅動。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和技術,大力推進農業節水,實施全社會節水行動,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濕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技術進步、產業融合升級環境產業,最終通過環境產業實現環境資源的優化再配置;解決經濟發展訴求與環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實現二者協同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調整區域產業布局,發展清潔生產,推進綠色發展,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這一系列要求形成環保產業的驅動力,表現為:更嚴格的監管、督查;“環境污染入刑”;投資重心偏向環保項目等。

 問題驅動。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等環境要素沒有得到好的配置是城市發展遇到根本問題之一,主要包括環境污染嚴重致使居民生活品質下降、資源承載力不足局限城市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惡化無法保障城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城市之間環境污染外溢問題影響區域協同發展這四方面。

 結構優化

 結構優化主要包括經濟結構優化、區域結構優化、需求結構優化、供給結構優化四方面。

 經濟結構優化。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主要包括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區域一體化、國際化、新基建這五方面。其核心是以高質量發展來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因此,環境治理、綠色生產、區域環境治理協同等都是其重要組成。

 區域結構優化。區域結構優化是指跨區域與行業資源重新配置。目前,環境產業高速發展適應國家戰略布局,形成了“3+2+1+3”環境治理高地的區域結構,即3片、2江(河)、1帶、3亮點。“3片”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片區域;“2江(河)”包括長江、黃河;“1帶”主要是指一帶一路;“3亮點”包括雄安、海南、深圳三個地區。事實上,杭州也同樣值得關注:如果雄安是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在白紙上所描繪的綠水青山及金山銀山,那么杭州則可能是存量基礎上的金山銀山及綠水青山。

 在區域結構優化方面,目前北控水務在京津冀地區已布局:白洋淀流域、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航城、冬奧會四大治水高地。

 圍繞白洋淀流域綜合治理,北控水務在保定、滄州等地推動污水處理與提標升級、府河流域上下游協同治理等工作,參與了雄安新區水環境治理的多個環節。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副中心雨污分流管網22公里;農村污水收集處理39個村、廠站34座;海綿城市試點2.5平方公里,并承擔了國家重大水專項“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質水生態建設綜合示范”項目中的大量研究與示范工程建設工作。

 在北京新航城區域,北控水務負責實施的新鳳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總投資約為41億元,治理河道總長約110km,流域面積166km2,項目已經恢復了南城地區水清岸綠的生態環境;新航城再生水廠PPP項目近期建設規模8萬噸/日,遠期建設規模28萬噸/日。

 在冬奧會籌建工作中,北控水務將投資建設張山營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以綠色奧運標準構建“收集、處理、再生利用”的水資源循環體系。

 北控水務為順應區域結構變化,在組織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更好的參與優化方面的另一個案例是在長江經濟帶參與的長江大保護項目。目前,北控水務在長江經濟帶整合11個省市累計200多個項目,日處理能力超過1200萬噸,總投資近千億元,在長江大保護工作組下全面統籌各項工作。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北控水務在馬來西亞潘岱、安哥拉北隆達省、博茨瓦納、葡萄牙、新加坡樟宜都有相應的環境產品,既有新生水等高品質水處理項目,也有水務建設技術咨詢等項目。

 北控水務馬來西亞潘岱Ⅱ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32萬噸。該廠是馬來西亞最大的污水處理廠,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個地下污水處理廠。北控水務于2015年7月完成水線調試驗收,2016年1月26日完成泥線調試(污泥消化及沼氣發電),2016年6月30日完成地面公園建設工作。

 1592613735672287.png

 北控水務馬來西亞潘岱Ⅱ污水處理廠

 北控水務在新加坡樟宜建立的第二新生水廠,榮獲2016年度全球水峰會最佳水務交易大獎第一名,每天處理污水22.8萬噸,這也為未來我國缺水地區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積累了經驗。

 圖片3_gaitubao_545x412.png

北控水務新加坡樟宜Ⅱ新生水廠

需求結構優化。在環境行業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環境服務界面需要從水廠全面化、廠網一體化、水體綜合化到流域系統化的全面升級,進化為系統化,長效化環境績效服務。

 水廠全面化

 為了實現水廠全面化,企業對水廠的關注將從“一進一出”升級為“一進四出”。“一進”即進水,“四出”即出水、排泥、除臭、降噪。多年來,北控水務潛心運營,匯集全球數百個項目運營經驗,打造專業的星級管理體系,全面提升項目運營管理質量。同時,北控水務還通過統一運營質量標準和管理模式,實現高效率管理模式和高標準管理要求的快速推廣、復制。

 廠網一體化

在廠網一體化方面,北控水務有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秦皇島市廠網一體化項目。該項目覆蓋秦皇島市60%污水廠、80%管網、100%泵站,服務城市1/3人口。

 水體綜合化

 在水體綜合化方面,北控水務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杭州余杭塘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內容包括余杭塘河南片水系流域面積24.76km2內的22條河道工程;地下污水廠項目土建按15.0萬m3/d規模建設,設備按7.5萬m3/d配置,預留3萬m3/d規模中水回用。

 流域系統化

 昆山模式是北控水務流域系統化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流域系統化可以合理配置環境容量。昆山模式中,政府按照質量付費,優水優價,企業提高技術,最終區域水環境的質量得到提升、環境容量增大、產能擴容,產業發展也實現提質增效的效果。

 另一個案例是新鳳河項目。該項目是以水體生態恢復、斷面水質達標為考核目標的綜合治理項目。項目利用全流域消除黑臭、通過生物系統搭建重構水體生態系統、恢復河道自然凈化功能、增加綠色濱水休閑空間。項目合理規劃、優先采用自然景觀降低工程與運維成本,帶動旅游等相關產業發展。項目所構建得流域水網體系,利于提升城市副中心上游水環境質量。 

圖片4_gaitubao_594x396.png

藍天白云映襯下,新鳳河清澈河水如鏡面般靜謐點亮首都南城。

圖片5_gaitubao_543x362.png

新鳳河,以水體生態恢復、斷面水質達標為考核目標的綜合治理項目,吸引越來越多周邊居民參觀留念。

 北控水務更大規模的流域系統化案例是北控水務和三峽集團的合作。長江大保護的任務要解決兩個“三個一”,城域層面的“三個一”為一座城、一片水、一主體;流域層面的“三個一”相對來說范圍更廣,主要包括“一條江、一串城、一朵云”。長江大保護既要解決“珍珠(城市水系)”問題,又要解決“項鏈(長江流域)”問題。

 供給結構優化。供給結構優化主要表現在行業集中度低,由于分散度過高導致行業發展緩慢,技術能力低于社會需求,行業需要整合和演化。

 1592614230580529.png

 要素升級

 價值創造包括資源、勞動、資本、技術、管理五大要素的升級。資源升級即更好的聚集土地、生產資料等資源要素;勞動升級即人的勞動、勞動工具、勞動對象等方面的提升;資本升級即更多的資本投入,資本投入使得產業成長的要素得以向產業聚集與整合;技術升級即技術的進步,工藝進步能集成創新、智慧水務

 技術升級。北控水務引入包括了好氧顆粒污泥等在內的先進工藝,占地面積僅為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的1/4,大幅度降低運營成本,僅電耗一項可節約20%~30%。

 如龍游縣城南工業污水處理廠,該水廠是亞洲第一座規模以上好氧顆粒污泥污水處理廠,由北控水務和DHV合作建成,占地節省75%,出水準IV類。該污水處理廠實行了水環境全域監測,系統實施流域治理

 圖片7_gaitubao_545x409.png

亞洲第一座規模以上好氧顆粒污泥污水處理廠

 三峽和北控合作的武漢南湖項目。該項目為武漢南湖流域提供了廠網河湖一體的問題診斷與解決方案。

 管理創新。管理創新主要體現在企業管理數字化轉型,從而提升企業組織管理效率與質量。管理創新包括管理數字化轉型和業務數字化轉型兩方面。 

1592614392117362.png

  針對業務數字化,北控水務建立了數字化運行全流程控制體系,構建“1+N”業務模式。

 在業務數字化轉型方面,北控水務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廣東東莞數字化水廠建設項目。

該項目基于1+N智慧化組團管理模式的理念,建立物聯網平臺,實現了水廠各生產環節實時數據的收集,建立廠級數字雙胞胎和專家系統,實現運營輔助決策和精確控制。在該項目中,

北控水務建立了1個省級運營調度中心、5個區域生產集控中心,并完成30個水廠的智能化改造。

 三大方向形成環境產業新趨勢

 新主體、新動能、新業態這三大方向形成了環境產業新趨勢。

 形成新主體

 水務環境服務領域目前有五支力量,分別為中央企業、地方國企、市場國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在“五支力量”的發展演化中,環境產業市場可能會形成五種新主體:即新物種、新骨干、新勢力、新龍頭、新平臺,我們可以把他們形象地稱為大象、老虎、猴子、獅群、森林。

12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