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5-04 11:5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唐鳳池
財政部貫徹黨和國家的總體部署,促進金融企業穩健運行、防控地方債務繼續擴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近期政策出臺的初衷
——財政部貫徹黨和國家的總體部署,促進金融企業穩健運行、防控地方債務繼續擴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對之前PPP諸多亂象治理整頓的必要措施,是去年以來PPP新政的延續和細化。
財政部將繼續依托PPP項目庫管理,牽住“融資”這一牛鼻子:不規范的項目不讓入庫,不入庫的項目金融機構不給融資,倒逼市場回歸PPP的本源。
對PPP市場的綜合影響
——在目前政策環境下,項目融資難,資金成本大幅增高。
——前期超出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的項目、不規范運作的項目、政府購買服務做工程的項目、前期商務條件能做現在新政下做不了的項目不少,其中可能會產生一些爛尾項目。
——在不能充分理解政策意圖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社會投資人繼續在觀望。
——地方政府對PPP的需求仍然旺盛,受地方政府財政承受能力、央企對外投資能力的雙重限制, PPP市場新建項目、政府付費項目將減少,而存量項目、使用者付費的項目將增多;
——社會投資人由以施工能力為主,逐步轉變為以投資、運營能力為主,長遠來看,有利于培養真正的產業投資人。
——財務投資人將同股同權,而非明股實債,需要真正的去研究項目管理,或與第三方合作,全過程咨詢、項目管理顧問、建設期運營期監管、第三方風控管理等專業咨詢將日益活躍,有利于促進產業整合。
——未來PPP項目運作將更加規范,對項目整體的策劃能力、項目真實的收益水平、對咨詢文件的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
——各方應真實地將項目做好、合作共贏,而非局部的套利行為(如某些:“開門招商、關門打狗”的地方政府;只追逐施工利潤的社會資本;要求固定回報的財務投資人)。
預計隨著政策的逐步明朗,PPP將逐步回暖。
市場呼聲
PPP是一種在現有政策規則下的商業行為,如果規則容易有漏洞或不盡合理,則盡快完善;在政策科學合理、健全規范的情況下,主導權應盡快回歸市場主體——PPP項目的參與各方。如同籃球比賽,當場面混亂、火藥味濃時,裁判要及時控制局面;而當比賽順利進行時,最終的主導權應在球員手中,而非由裁判來主導比賽。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和他人)
編輯: 趙凡
高級工程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曾從事過多年施工項目管理和業主方項目管理,現供職于北京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