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05-05 11:00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安志霞、井媛媛
不論是特許經營時代還是PPP時代,在經歷多年市場化改革之后,截至目前,污水處理市場化比例已達45%。在2008年金融危機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地方平臺公司拿走很多污水處理廠建設權,這種情況在2012年之后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2014年進入PPP時代后,市場化中新建污水處理廠比例被A方陣拿走的比例占據70%。10號文出臺后,這部分比例有望進一步提升。另外,在污水處理存量資產中,大概有57%為非市場化項目,市場化項目占比43%。
國企民企在污水處理市場占比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將企業抽樣樣本鎖定在11家,則國企比例在逐年上升;假如將企業抽樣樣本擴大至23家,則國企雖然規模增加,然而民企所占比例卻在上升,也就是中小規模污水處理特許經營企業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并不低。另外,北控、首創占比市政污水處理市場總能力36%(相關閱讀→ 北控水務李力:行業影響力企業發展理念的思考和實踐)。
生活垃圾焚燒市場正好處于特許經營中后期,截至目前,生活垃圾焚燒行業前十家的集中度大概在58%左右。環衛行業處于市場化早期,目前集中度還很低。污水處理市場行業集中度在2015年后開始增加,未來這一比例還會繼續攀升,然而尚不能達到垃圾焚燒58%的集中度。
3、水業競爭態勢
下圖是參選本屆水業企業評選的40家水務投資運營企業市政污水處理規模比例圖,橘色為未運營規模、藍色為已運營規模。
另外兩個排行榜分別是42家十大影響力入圍企業水務總規模與新增規模,并把政府直接授予的項目規模從企業業績榜中分離出來,北控水務、首創股份新增量分別為494.28萬噸/日、242.38萬噸/日。
以下為今年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
相關閱讀:
4、水業領先企業的下一步戰略
那么在如此巨變的水務行業發展背景下,水務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首先是尋找內生價值,具體包含提高運營管理水平、智慧化管理、借力技術提升效率、向上延伸產業鏈、發展技術裝備、用技術推動模式創新(相關閱讀→ 1、中持股份邵凱:三維度解析中持的創新發展之道;知合環境喬瑞平:水環境治理技術及模式創新)。一些重資產的A方陣開始將業務擴展到裝備制造,引來技術企業的爭議,我個人倒是認為重資產企業的創新速度和敏感度弱于中小技術型企業,如果中小技術型企業的產品能被大企業快速掌握,說明中小技術型企業提供產品與大企業提供產品之間并沒出現實際效力的差別,那么中小技術企業的產品可能已經處于市場衰減期。
我依然認為,技術企業如果在產品領先和客戶貼近上找到自己的優勢,依然可以找到與重資產公司也就是與A方陣長期生態合作的機會(相關閱讀→ 1、清研環境劉淑杰:RPIR技術創新之路;2、賽諾水務張巖崗:適合自己的路,才能行遠彌堅)。因此,技術型企業一定要在創新上具備優勢,而這類企業往往是民企且是中小規模企業,也屬于今天發言的技術領先型企業。只有如此,在探尋內生價值時,重資產公司或者CD方陣公司都會獲得技術推動模式創新的機會(相關閱讀→ 1、合續環境李文生:技術升級帶動行業標準化2.0時代;2、翰祺環境郭永偉:依歸技術初心,專注解決難題)。
市場擴張的另外一個發展方向在于重構多維邊界,具體有四種實現方式:收并購擴張、區域集約、網絡集約、要素集約。收并購擴張也是多維邊界的合作方式,其余三種我在去年固廢戰略論壇談到過,也是基礎設施集約化的幾個方向(相關閱讀→ 嶺南水務李恒山:因水緣聚 引“嶺”未來)。前文所展示的市場化特許經營比例和市場化規模增長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馬太效應,僅涉及傅老師所講的環境治理中點源治理部分。而如果要涉及面源治理則一定要考慮如何做到區域集約、網絡集約以及要素集約。走向鄉鎮環境治理是區域集約的一個方向,而管網市場化涉及的廠網一體化,也涉及以何種商業模式才能被企業承接;要素集約則包括綜合環境服務、綜合城市服務和挖掘經營資源(相關閱讀→ 商達環保鄭展望:以“以用為本”的后端運維視角構建農村污水治理整體方案)。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