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第一季】第十六期:導師威立雅與青出于藍的中國徒弟
我們今天來聊聊,世界最大的環保公司,威立雅。
大家知道威立雅是法國的一家水務公司,與它經常在一起的名字還有蘇伊士。
這兩家公司實際上是我們世界水務公司的龍頭,對中國來說,我們從2000年開始的環境水務領域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是師從法國的。很多著名的案例都是出自于威立雅、蘇伊士之手,尤其是威立雅。
名符其實的導師
黃曉軍一直自稱黃校長,我們也戲稱他黃校長,其實也是因為威立雅是我們很多的后來居上的國內水務集團的師傅。緣起是什么呢,因為本身上講,威立雅是一個服務公司,它們在法國走的是特許經營體制,由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來投資基礎設施,政府通過定期的招標,一般五年左右,有稍微長的也有短時間的招標,選擇運營服務主體。威立雅在法國占有第一大市場,所以雖然威立雅時間很長,它的基本商業結構實際上是運營政府的設施,用專業化的服務水平,來為一個區域的老百姓提供一個時段的公共服務。
中國的改革開放,尤其是水務領域的改革開放,它是因為缺錢而拉動的,我們的城市化速度太快了,大量的城市快速在增長,人口在增加,環境基礎設施其實嚴重不足。地方沒有足夠的錢來做基礎設施,因此在中國你想做專業化的服務,必須先有錢。就是設施必須你建設的。威立雅對中國市場非常非常重視,威立雅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秉承的是它在法國的主要思路,遺憾的是,我們中國的體制不允許一個外國企業,在不投資的情況下來做我們水業設施的經營和服務。
法國公司自然能想到了,能不能有一家公司,一個合作伙伴,幫我出錢,聯合出錢,來完成我們的特許經營的擴張,而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到自己擅長的運營管理上。
因此,實際上,隨著我們市場化帷幕的拉開,就有了一個一個的跟跑者。
首創大家知道是2000年上市,2001年高調進入水務市場,他們拜的師傅就是威立雅。為了更好地拜師,他們跟它成立了合資公司。我覺得,首創學得很快,兩年就基本出師,自己另立門戶。
其實首創不投了,就有第二個公司,光大國際。光大國際也跟著威立雅做了一部分投資,實際上光大國際我認為也是出師了。現在,光大國際領跑著我們的水務、固廢領域的龍頭公司,光大國際也同時做水務工作。它剛開始先做水務的,后來水務里沒有找到老大的位置,其實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異軍突起,成了我們中國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真正的龍頭。
其實這個我覺得是第二個徒弟,其實第三個徒弟后來有了平安信托,有了中信。時間先后差不多。后來有了嘉里集團。中信實際上我認為后來也慢慢出師了,有了自己的環保版塊,剛開始以基金方式介入,后來有了自己的實業公司。
但是這些公司都基本上受到了威立雅商業模式的影響,所以我說,威立雅對中國早期的改革開放,其實影響的不光是他們。我們的中環保水務也好,中國水務投資也好,我們早期給A方陣投資運營商做的戰略中間,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是在對標威立雅,向威立雅學習,學習威立雅好榜樣,成了我們這個行業重資產集團的一個共性。
但也有沒出師的,平安信托,投了十個億,跟著威立雅,越投錢越少,越投錢越少,后來就不敢投了。其實一直在轉讓它們的資產,遺憾的是一直沒轉讓出去。因為他們平安跟著威立雅投的項目是蘭州項目,后面會談到,蘭州項目是個備受爭議的項目。后來的嘉里集團等等,還有后面的資本集團,其實并沒有轉向投資運營。
弟子未必不如師
我說的第一個話題,威立雅在中國的這個發展歷史,其實充當了導師角色。做了導師,但是弟子未必不如師,師未必要強于弟子。
實際上,這個形勢已經很顯然了。威立雅是個專業服務公司,它雖然有三個業務,水、固廢、能源,以前是分制的,它屬于1.0時代的水務公司,如果說我們環保產業,它屬于1.0時代的環保產業。1.0時代的環保產業,它就是工業化的思路,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未來偉大的公司,它不會是1.0時代的,如果一個環保公司做的是點狀服務,它屬于過去的偉大公司。未來的服務一定是系統服務。
但現在威立雅和蘇伊士都意識到了,這種產業鏈的合作,所以他們實際上,水、能源、氣,大的服務在貫通。蘇伊士、威立雅都在做。以前他們是分成不同的類型。我老說它以前是綜合性的服務商,就是啥都有,各自分離,不同品牌。
同樣在一個時間里,大概2016年左右,蘇伊士和威立雅都做了一次品牌統一,它把原來的得利滿呀,那是蘇伊士的,他們叫OTV啊,很多公司的名字,統一都叫蘇伊士、威立雅了。它們原來是不同的行業,用不同的品牌。用一個品牌意味著為客戶提供跨出水、能源、固廢,系統的那種服務。
這個趨勢的開拓其實在中國領跑最快的,所以我認為未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環保公司在中國,不會是在別的國家。因為中國需求釋放的度,和要求,發展的速度,遠高于法國,我們的體量也是法國的很多倍,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未來的資金上都是它的很多倍。
所以,我說中國需要感謝威立雅,蘇伊士這樣的世界500強的公司,帶來了很好的經驗,很好的理念,在我們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路徑上,做了我們的導師。
現在我們的龍頭企業的對標企業越來越少地把威立雅作為對標的目標了,因為我們走到了系統服務的2.0時代,部分已經在向3.0時代挺進,更多的是向未來可能兩山經濟、兩山產業新的興起,那一定是在生態文明的大旗之下,才能發展兩山產業。
而生態文明的大旗、旗子,擎在中國人手里頭。所以,我說市場的發展可能是另外一種態勢。威立雅過去已經是偉大公司,你想它是我們所有環境公司里頭在500強里頭排最前面的,它就是環保企業的代表,所有世界上環保企業一說起來都會想到威立雅,蘇伊士,所以這足以讓它自豪。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相關視頻
-
久吾高科:二十年磨一劍,重點積累三個核心優勢2020-09-07 播放:60958
-
萬德斯環保劉軍:解決方案+資本雙輪驅動,慎重決策輕重資產配置2020-09-07 播放:125730
-
嘉戎技術:膜技術為支撐2020-09-07 播放:74073
-
【聽濤第一季】第十五期: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 小項目的大歷史2020-09-10 播放:13470
-
【聽濤第一季】第十六期:導師威立雅與青出于藍的中國徒弟2020-09-10 播放:14328
-
ABB謝嵬:ABB數字化解決方案在智慧水務領域的應用2020-09-10 播放:8152
我們今天來聊聊,世界最大的環保公司,威立雅。
大家知道威立雅是法國的一家水務公司,與它經常在一起的名字還有蘇伊士。
這兩家公司實際上是我們世界水務公司的龍頭,對中國來說,我們從2000年開始的環境水務領域的改革開放,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是師從法國的。很多著名的案例都是出自于威立雅、蘇伊士之手,尤其是威立雅。
名符其實的導師
黃曉軍一直自稱黃校長,我們也戲稱他黃校長,其實也是因為威立雅是我們很多的后來居上的國內水務集團的師傅。緣起是什么呢,因為本身上講,威立雅是一個服務公司,它們在法國走的是特許經營體制,由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來投資基礎設施,政府通過定期的招標,一般五年左右,有稍微長的也有短時間的招標,選擇運營服務主體。威立雅在法國占有第一大市場,所以雖然威立雅時間很長,它的基本商業結構實際上是運營政府的設施,用專業化的服務水平,來為一個區域的老百姓提供一個時段的公共服務。
中國的改革開放,尤其是水務領域的改革開放,它是因為缺錢而拉動的,我們的城市化速度太快了,大量的城市快速在增長,人口在增加,環境基礎設施其實嚴重不足。地方沒有足夠的錢來做基礎設施,因此在中國你想做專業化的服務,必須先有錢。就是設施必須你建設的。威立雅對中國市場非常非常重視,威立雅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秉承的是它在法國的主要思路,遺憾的是,我們中國的體制不允許一個外國企業,在不投資的情況下來做我們水業設施的經營和服務。
法國公司自然能想到了,能不能有一家公司,一個合作伙伴,幫我出錢,聯合出錢,來完成我們的特許經營的擴張,而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到自己擅長的運營管理上。
因此,實際上,隨著我們市場化帷幕的拉開,就有了一個一個的跟跑者。
首創大家知道是2000年上市,2001年高調進入水務市場,他們拜的師傅就是威立雅。為了更好地拜師,他們跟它成立了合資公司。我覺得,首創學得很快,兩年就基本出師,自己另立門戶。
其實首創不投了,就有第二個公司,光大國際。光大國際也跟著威立雅做了一部分投資,實際上光大國際我認為也是出師了。現在,光大國際領跑著我們的水務、固廢領域的龍頭公司,光大國際也同時做水務工作。它剛開始先做水務的,后來水務里沒有找到老大的位置,其實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異軍突起,成了我們中國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真正的龍頭。
其實這個我覺得是第二個徒弟,其實第三個徒弟后來有了平安信托,有了中信。時間先后差不多。后來有了嘉里集團。中信實際上我認為后來也慢慢出師了,有了自己的環保版塊,剛開始以基金方式介入,后來有了自己的實業公司。
但是這些公司都基本上受到了威立雅商業模式的影響,所以我說,威立雅對中國早期的改革開放,其實影響的不光是他們。我們的中環保水務也好,中國水務投資也好,我們早期給A方陣投資運營商做的戰略中間,幾乎所有的公司,都是在對標威立雅,向威立雅學習,學習威立雅好榜樣,成了我們這個行業重資產集團的一個共性。
但也有沒出師的,平安信托,投了十個億,跟著威立雅,越投錢越少,越投錢越少,后來就不敢投了。其實一直在轉讓它們的資產,遺憾的是一直沒轉讓出去。因為他們平安跟著威立雅投的項目是蘭州項目,后面會談到,蘭州項目是個備受爭議的項目。后來的嘉里集團等等,還有后面的資本集團,其實并沒有轉向投資運營。
弟子未必不如師
我說的第一個話題,威立雅在中國的這個發展歷史,其實充當了導師角色。做了導師,但是弟子未必不如師,師未必要強于弟子。
實際上,這個形勢已經很顯然了。威立雅是個專業服務公司,它雖然有三個業務,水、固廢、能源,以前是分制的,它屬于1.0時代的水務公司,如果說我們環保產業,它屬于1.0時代的環保產業。1.0時代的環保產業,它就是工業化的思路,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未來偉大的公司,它不會是1.0時代的,如果一個環保公司做的是點狀服務,它屬于過去的偉大公司。未來的服務一定是系統服務。
但現在威立雅和蘇伊士都意識到了,這種產業鏈的合作,所以他們實際上,水、能源、氣,大的服務在貫通。蘇伊士、威立雅都在做。以前他們是分成不同的類型。我老說它以前是綜合性的服務商,就是啥都有,各自分離,不同品牌。
同樣在一個時間里,大概2016年左右,蘇伊士和威立雅都做了一次品牌統一,它把原來的得利滿呀,那是蘇伊士的,他們叫OTV啊,很多公司的名字,統一都叫蘇伊士、威立雅了。它們原來是不同的行業,用不同的品牌。用一個品牌意味著為客戶提供跨出水、能源、固廢,系統的那種服務。
這個趨勢的開拓其實在中國領跑最快的,所以我認為未來世界上最偉大的環保公司在中國,不會是在別的國家。因為中國需求釋放的度,和要求,發展的速度,遠高于法國,我們的體量也是法國的很多倍,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未來的資金上都是它的很多倍。
所以,我說中國需要感謝威立雅,蘇伊士這樣的世界500強的公司,帶來了很好的經驗,很好的理念,在我們走向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的路徑上,做了我們的導師。
現在我們的龍頭企業的對標企業越來越少地把威立雅作為對標的目標了,因為我們走到了系統服務的2.0時代,部分已經在向3.0時代挺進,更多的是向未來可能兩山經濟、兩山產業新的興起,那一定是在生態文明的大旗之下,才能發展兩山產業。
而生態文明的大旗、旗子,擎在中國人手里頭。所以,我說市場的發展可能是另外一種態勢。威立雅過去已經是偉大公司,你想它是我們所有環境公司里頭在500強里頭排最前面的,它就是環保企業的代表,所有世界上環保企業一說起來都會想到威立雅,蘇伊士,所以這足以讓它自豪。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