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11-26 09:21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劉永麗
11月26日,由中國固廢網、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0固廢戰略論壇”在北京新大都飯店隆重開幕。會議為期兩天,近400名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共探固廢行業熱點問題。
城市固廢處理已經成為城市中非常重要的、關切民生的環境保護問題,隨著近年來對垃圾處理在選址、工藝技術選擇、公眾參與等問題的輿論高度關注和爭辯,社會公眾已能更理性地認知有關問題,城市固廢處理迎來了產業發展的新機遇。面臨新的產業發展形勢和機遇,在成功舉辦2007年、2008年、2009年三屆“中國固廢高級論壇”后,主辦方首次將會議名稱改為“固廢戰略論壇”,精心策劃了又一次固廢行業年度盛會。本次論壇設置了“政策法規規劃”、“技術案例剖析與工程經驗分享”、“固廢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總裁論壇”四個主題單元。
上午9點,“2010固廢戰略論壇”正式開幕。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郝淳主持了第一單元的會議。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院長徐文龍首先發言,介紹了我國垃圾處理技術的進展。全國人大環資委教授/主任薛惠鋒對中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立法進行了回顧與展望。薛惠鋒表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是我國環境資源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進入“十二五”時期,全國人大還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完善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方面的立法,爭取為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管理創造更加全面的法制保障。
清華大學教授聶永豐以“各國垃圾分類管理的特點與中國的對策”為題做了精彩講演,聶永豐分別對德國、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式、處理流程等進行了介紹,并結合中國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對比分析其中的差異和存在的問題,如垃圾處理能力不足、產生量持續增加、垃圾分類收集成效不大、垃圾中有機垃圾和水分含量過高等。通過總結發達國家垃圾分類管理可借鑒的先進經驗,聶永豐提出應制定清晰的垃圾管理戰略和處理技術路線,并可采用簡易方法降低廚余垃圾含水量,推行干濕分類收集,最終實現垃圾資源化。最后,聶永豐針對我國垃圾處理的特點提出了近期和中期的垃圾處理技術路線。
論壇還設置了“固廢處理案例點評”環節, 中國固廢網會前做了詳細的固廢處理案例征集及調研工作,并組織行業專家組進行評審,評出了“2010年度固廢處理十大典型案例”及“2010年度固廢處理重點關注案例”。會上,清華大學聶永豐教授、李金惠教授、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科技標準部主任郭祥信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環境衛生工程專業設計研究院院長康振同將對固廢處理案例進行點評。來自國內知名固廢處理企業的代表也將紛紛登臺發言,介紹自己的固廢處理案例集,分享經驗。
在“固廢管理理論與實踐經驗”單元,中國城建院總工徐海云將介紹如何推行垃圾分類收集,清華大學教授王凱軍對我國城市固廢處理技術管理體系和路線圖進行了思考,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主任王亦楠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調研及政策提出了建議、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王艷明將介紹生態理念在垃圾綜合處理基地規劃中的應用、中國城建院副總工劉晶昊則會對青島城市垃圾處理園區管理與實踐經驗進行介紹,北京市政市容管委高工馬建驥談了北京垃圾分類管理規劃與實踐。
此外,本次論壇還首次設置了“總裁論壇”單元,將邀請著名固廢處理企業總裁,就固廢處理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探討,相關議題包括目前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新動向、城市垃圾處理的市場模式和運營機制、固廢企業發展戰略探討等。
本次論壇得到了威立雅環境服務、金州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通用能源環保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協助,普拉克環保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潔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傾情贊助,并獲得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的鼎力支持!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中國固廢網的后續報道。
編輯:全新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