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14 10:23
來源: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
在渤海之濱的沃土上,一座肩負城市生態使命的環保地標已悄然矗立二十載。泰達環保天津雙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下簡稱“雙港廠”)作為北方地區最早規模化垃圾焚燒示范項目,用20年的時光書寫了從“城市清道夫”到“綠色能量站”的蛻變史詩。
破局而立
勇擔使命的時代答卷
世紀之交的津城,傳統填埋場逼近飽和的警報與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浪潮激烈碰撞。2003年,肩負破解“垃圾圍城”困局的重任,雙港廠在各級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破土動工。作為我國北方地區首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之一,雙港廠在原垃圾填埋場舊址啟動建設。當時國內尚無成熟技術體系,項目團隊引進3臺國際先進爐排式焚燒爐,創新構建煙氣凈化系統,實現歐盟排放標準,成為國家建設部認定的垃圾發電領域首個國家級科技示范工程。當年的建設者們頂著北方嚴寒,僅用不到24個月便完成從圖紙到投產的跨越,創造了當時行業建設速度的標桿。當建設者們“寧可汗水透工裝,不讓垃圾圍津門!”的誓言化作首臺機組啟動發出轟鳴聲的那一瞬間,標志著天津固廢處理從此正式邁入“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新紀元。
匠心筑夢
平凡崗位的非凡堅守
二十年風雨征程,凝結著幾代雙港人的汗水與智慧。技術團隊在-20℃的嚴寒中徹夜搶修鍋爐管道,工程師們為攻克種種技術難題連續三個月吃住在實驗室,運行班組創下單臺鍋爐連續安全運行352天的歷史紀錄,安環團隊通過構建科學管理體系、強化技術保障、深化教育培訓,成功締造連續二十年安全生產零事故的里程碑。退休老師傅泛黃的值班日志,記錄著從手動操作到智能集控的技術躍遷;“90后”值班員創新的燃燒模式,踐行著幾代雙港人技術革新的誓言。我們忘不了2019年,雙港廠創下上網電量1.46億度,進廠垃圾42.3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這些數字的背后凝結著員工們辛勤汗水和默默奉獻。正是這些平凡身影的無私付出,鑄就了雙港廠二十年累計處理垃圾760萬噸、發電23.4億度的綠色豐碑。
靜水流深
不求回報的默默奉獻
平穩運行的背后,是無數個驚心動魄的暗戰瞬間。你看那超強臺風來襲時,黨員們組成的突擊隊用沙袋筑起的防洪墻;你看那夜幕降臨時,工程師們蟄伏實驗室,在堆疊如山的咖啡杯與泡面桶間日夜鏖戰;你再看那持續二十載的環保數據監測屏,它不僅兌現了雙港廠排放指標優于歐盟標準的承諾,更體現了雙港廠幾代綠色產業職工努力奮斗的成果。
昂首闊步
雙碳使命的嶄新征程
站在新起點,這座累計減排二氧化碳約70萬噸的“城市凈化器”正煥發新生:余熱供熱與儲能系統構建的智慧能源新矩陣投入使用,科普教育基地作為綠色環保的宣傳平臺年接待訪客超千人次,產學研合作攻關的垃圾熱能深度利用技術蓄勢待發。二十年不是終點,而是綠色征程的新起點,雙港人將繼續以匠心守護碧水藍天,用創新點亮循環經濟之光!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