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07 10:05
來源:中國政府網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相關意見。
與環保相關的內容主要如下:
總體目標與原則: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高質量金融供給。堅持 “先立后破”,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統籌對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支持,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撐。
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綠色金融相關標準,比如明確綠色項目界定標準、環境風險評估標準等,為金融精準支持綠色環保領域提供依據,使得金融機構在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時有統一、規范的參照標準,避免因標準不統一導致的資源錯配。
豐富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
信貸方面:穩妥發展碳排放權、排污權等資源環境要素擔保貸款,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相關金融產品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環保企業、綠色項目的專項貸款產品,例如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提供長期、低息貸款。
期貨方面:豐富綠色期貨品種,如推出更多與碳排放權、可再生能源等相關的期貨合約,為市場參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和價格發現機制,促進綠色產業資源的合理配置。
其他金融產品:探索拓寬生物性資產、養殖設施等抵質押資產范圍,支持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這有助于推動農業領域的綠色發展,提高農業生產對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抵御能力。以美麗中國先行區為重點探索區域性生態環保項目金融支持模式,根據不同區域的生態環境特點和發展需求,定制化地開發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區域生態環保項目落地實施。
引導金融機構考量綠色低碳轉型因素:推動金融機構將綠色低碳轉型因素納入資產組合管理考量,在進行資產配置、風險評估、投資決策等工作時,充分考慮企業或項目的綠色低碳表現。例如,對于高污染、高排放企業,適當提高其融資成本或限制融資額度;而對于積極進行綠色轉型的企業,則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和優惠政策。
推動金融機構開展碳核算和可持續信息披露:要求金融機構逐步開展碳核算工作,準確計算自身業務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情況,并進行可持續信息披露,包括環境風險、社會責任履行等方面的信息。這有助于提升金融機構運營透明度,增強市場對金融機構綠色發展的監督,也便于投資者做出更符合環保理念的投資決策。
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其他國家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綠色金融理念、技術和經驗,吸引國際資金參與我國綠色產業發展,共同推動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完善,促進綠色金融標準的國際趨同 。
全文如下: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
國辦發〔202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和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順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要、階段特征和結構特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金融政策和科技、產業、財稅等政策銜接配合,提升金融服務能力,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支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融資可得性和金融產品服務供需適配度持續提升,相關金融管理和配套制度機制進一步健全。科技金融體系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需求更相適應。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質效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體系持續完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更加豐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取得積極進展,數字化金融監管能力有效提升。
二、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和主要著力點
(一)加強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科技強國的金融支持。推進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統籌運用股權、債權、保險等手段,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關鍵樞紐作用,著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豐富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金融政策和工具,健全重大技術攻關風險分散機制。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發展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壯大耐心資本,支持培育發展科技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二)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高質量金融供給。堅持“先立后破”,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統籌對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支持,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撐。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為金融精準支持提供依據。引導金融機構將綠色低碳轉型因素納入資產組合管理考量,豐富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服務。推動金融機構逐步開展碳核算和可持續信息披露。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