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2-29 13:07
來源:中國水網
2024年12月28日上午9:00,第八屆錢易環境獎獲獎者學術成果報告與頒獎會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錢易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王浩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楊敏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沈珍瑤教授,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溫東輝教授,中國科學院大學教務部副部長、資源與環境學院肖康教授,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陳良剛董事長、陳忱副董事長,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師代表和獲獎學生代表等參加了本次大會。本次會議還開通了線上會議,向更多關心錢易環境獎及環境保護事業的老師和同學分享精彩報告。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王燦教授致辭,他向錢易環境獎支持單位及組委會表達了感謝,充分肯定了錢易環境獎在激勵年輕學子投身環境保護事業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向獲獎同學表示了祝賀,鼓勵他們傳承錢易先生嚴謹治學、潛心耕耘、追求真理的精神;最后希望更多有擔當、有責任的青年人加入到環境事業的隊伍中,為環境保護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王燦教授
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良剛先生代表公司向“錢易環境教育基金”捐資。陳良剛先生在致辭中表示,深受錢易先生立德修身、潛心治學的精神影響,將更加堅定地在環境領域繼續耕耘,為環境保護事業持續做出貢獻。
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良剛先生
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文湘華教授介紹了錢易環境獎的評審流程和本屆錢易環境獎申報與評審的基本情況。2024年評審委員會共收到有效申報材料196份,經過初評、函評、會評,確定了一等獎5名、二等獎14名、中學生個人獎3名和中學生團體獎3個。
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主席文湘華教授
王浩院士主持答辯,5名一等獎獲得者匯報了自己的學術成果。中國農業科學院巫可佳分離純化了首個非廣古菌門的產甲烷古菌新類群-佛斯特拉門古菌,豐富了產甲烷古菌物種多樣性。上海交通大學范宇睿圍繞氯乙烯生產帶來的汞污染問題,通過改進的安大略法識別出氯誘導的汞流失規律,并以釕為模型催化劑解決了因過度氯化導致的金屬流失問題。中國科學院大學胡汗針對持久性土壤有機碳庫中的微生物源碳“估不準”問題,解決了當前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的估算公式,揭示了以微生物源碳為代表的土壤碳質量是調控濕地碳排放溫度敏感性的關鍵因子。南京大學夏前程解析了限域孔內水分子微觀結構及傳輸機制,開發了新型膜材料以實現限域超流,通過精準操縱水分子結構以突破蒸發極限。北京師范大學劉譯澤(線上匯報)基于高空間分辨率的生產活動水平數據庫,構建了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驅動模型,系統評估了我國縣級農業三大主糧作物的溫室氣體、活性氮排放現狀。在特等獎評選環節,現場15名專家組成的特等獎評審委員會進行了無記名投票。由于未產生票數過半者,本屆錢易環境獎未產生特等獎獲得者。
左上巫可佳、右上范宇睿、左下胡汗、右下夏前程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楊伊菡和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廣華學校的于增瑋同學分別代表高等院校學生和中學生發表了獲獎感言。兩位同學表達了對錢易院士和錢易環境教育基金會的衷心感謝。他們回顧了自己與團隊從事環境研究的歷程,并表示錢易環境獎帶來的是一份責任與擔當,他們將努力奮進,爭取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左 楊伊菡 右 于增瑋
大會最后,錢易院士致辭。錢老師表示,做好環境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雙碳減排目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錢老師向本屆獲獎者及其指導教師、團隊成員致以衷心的祝賀,向評審委員會的評審老師、工作人員、合作伙伴致以誠摯的感謝,希望獎學金能夠激勵更多青年學子投身環境保護事業。
錢易院士發言
本次大會由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指導,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承辦,錢易環境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博瑞德(南京)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桑德集團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共同支持。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王建龍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黃霞教授、陳呂軍研究員、汪誠文研究員,以及錢易環境獎評審委員會成員席勁瑛教授、梁鵬教授、李瑞瑞老師、張凱琴老師現場參加了本次大會。
獲獎同學風采
一等獎頒獎合影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